央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当前,战新冠肺炎疫情已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价格稳则民心定,民心定则战“疫”胜。对于哄抬物价这种严重扰乱民心、危及战“疫”根基的行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依法严惩,合力防控。3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典型案例。“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如何认定?这些典型案例释放了哪些法治信号?最高检检委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一一作出回应。

  最高检发布的办案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批准逮捕涉疫情非法经营罪(哄抬物价)14件30人,起诉9件11人。此类犯罪行为有哪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郑新俭说:“特别是在防疫期间,哄抬物价行为,抬高的是价格,破坏的是秩序,扰乱的是民心,危及的是战‘疫’胜利。从我们查办案件的情况看,不法分子利用防疫期间基础物资特别是防疫用品紧缺、民众防疫心切等因素,短期内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抬高价格,牟取暴利,严重破坏非常时期的市场供应秩序,造成民众心理的恐慌。”

  典型案例显示,犯罪嫌疑人曹某将防疫前销售的每只0.16元至0.28元的口罩,上涨至每只10元,上涨幅度高达近50倍,短短12天,获利129万余元。3月2日,曹某被逮捕。另一起案例中,行为人将以每盒5.1元购入的口罩,以每盒198元高价销售,差价高达近193元,违法所得16万余元。被告单位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罚金20万元,被告人谢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8万元,追缴违法所得。

  郑新俭表示:“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形势下,一些不法分子又利用企业迫切希望复工复产的心理,高价兜售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复工复产必备用品,转手倒卖、囤积基础原材料,借机哄抬价格,加大企业复工复产成本,增加企业经营者的忧虑担心,影响党中央复工复产部署的落实。因此必须高度关注此类犯罪。”

  熔喷无纺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即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有效阻隔、吸附病毒和细菌,是生产口罩的关键原材料。典型案例显示,每吨生产、运输等成本不足2万元的熔喷无纺布,商家售价每吨18万元;倒卖者转手倒卖给广东、江西和福建的口罩生产企业,每吨价格为30万元至38万元不等。生产者和倒卖者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东莞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郑新俭说:“在当前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下,口罩是一线防护、企业复工、民众出行的必备品,成为疫情防控的战略性物资。而作为关键原材料的熔喷布,由于其生产条件要求高,短期内扩产慢,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哄抬倒卖,导致价格快速成倍上涨,甚至出现‘求料无门’‘机器等布’的情况,严重影响口罩生产和防疫部署,危害十分严重。”

  郑新俭表示,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严惩态势,合力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坚决防止这类违法行为抬头。他说:“我们不能仅看每个环节的哄抬幅度,而应根据转手倒卖、囤积的数量、次数、加价比例和滞留时间等,综合认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其他严重情节’,坚持突出重点,打早打小,尽快斩断阻碍熔喷布供应的‘黑手’,打通市场流通的‘堵点’,确保关键原材料及时进入生产环节。在当前防疫关键时期,对于这种严重悖离天理国法人情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