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2月13日消息(记者郭静 肖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12日)晚上,湖北十堰张湾区发布了一份包括9个“一律”的“战时管制”通告,让所有居民在家再待14天,引发强烈关注。这个少见的“战时管制令”是怎么出台的?目前十堰市张湾区的疫情到底是什么情况?今天(13日)上午,中国之声独家对话张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湾区副区长肖旭。

  在这份以十堰市张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发布的《张湾区全域实施战时管制的紧急通告》中,共列了8项条款,除最后一条规定时限外,其余均是对人员、居民楼、车辆、生活物资等方面的管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条款包括:所有楼栋一律全封闭管理,所有居民除抗疫人员和保障民生人员,不得出入;所有居民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不符合特定批准情形的居民一律禁止出来;生活必需物资,通过配送或代购实现;所有乡镇、街办及村(居)委会,也一律实施战时管制。

  肖旭说,张湾区并不是目前十堰市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截至2月13日,41万人口的张湾区累计确诊病例137例,占全十堰市确诊病例总数近四分之一,在茅箭区之后,排全市第二。此次“战时管制”通告中的多项举措此前已经实施,而且见到成效:张湾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已连续三天呈下降趋势。之所以在此时毅然提出“战时管制”,主要是希望巩固强化此前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针对现阶段本地居民感染病例急剧上升、占全部病例近八成的现状,希望在广大辖区市民的理解、支持、配合下顶住二代、三代传染的压力。

  肖旭:从目前(区内)病例的居住地和病因上来看,我们张湾区本地居民感染的病例已经上升了将近80%。另外,从其他地区回到十堰的病例已经下降了25%。

  记者:就是输入型的(病例)已经在下降,本地居民被感染的人数在上升。所以你们觉得防控本地居民继续传播可能是更重要的,对吗?

  肖旭:对。要防止它形成二代、三代传染。出于这种考量,我们觉得还是要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要把措施搞得更严格一些。因为张湾区就40万人,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人员管控、交通管制、空间管理把它管住。还有就是从时间上看,我们最后一批从武汉或者外地返乡的人员的时间点集中在1月24日、25日,从时间周期上来说,第一个潜伏期刚过,第二个潜伏期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形成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必须要把管控措施搞得更严格一些。

  肖旭说,“战时管制令”的出台是经过充分酝酿的。他们征求了辖区内老百姓的多方意见,召开会议,按程序形成文字并颁布。至于为什么要用“战时”这样的字眼,肖旭说:“中央指导组在武汉督导的时候提出,要把防疫工作进入战时状态,要抓实抓细,落实各项措施。我们提这个‘战时’,是想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尤其是引起我们辖区居民的重视和自觉配合。”

  严格的战时管制之下,辖区内居民的基本生活怎么办?肖旭说,区里前期做了相应的准备,比如就近、定时、定点的线下配送和网络平台选购相结合,保证居民在战时管制期间的正常生活。

  记者:按照这个“战时管制令”,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物资,至少将在14天的时间里,必须要由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定时、定品种、定价格地配送,急需的药品由你们来代购,人手是否足够呢?

  肖旭:第一,我们组织了专班,有市里的干部、区级单位的干部、乡镇街办的干部、社区的干部,同时还组织社区(居民中)的党员,包括小区的物业一起组成专班,提供服务;第二,我们组织动员辖区大型商超、便利店,包括蔬菜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第三,我们联系了网络购物平台,让老百姓在网上选购和网下就近的定时配送相结合,都提前做好了充足的谋划和准备。其中对农村“五保户”和城区困难户,我们每天联系,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配送。

  记者:很多的基层工作人员为此要上门去给居民送物资,他们的防护装备现在够吗?

  肖旭:现在有所缓解,但还是紧缺。

  除了防护物资紧缺之外,肖旭说,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保证政策在执行中不变形、不走样。“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执行这个政策的过程当中,如何保证这些措施不变形、不引起老百姓的反感,不把它极端化、过度化。如何保证把我们好的目标、好的初衷变为现实,防止好心办坏事,防止引起负面的效果,这个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老百姓认可度是比较高的,从指挥部反馈的情况来看,也是支持我们这么做的。”肖旭说。

  很多人注意到,在这封措辞严厉急切的“战时管制”通告之后,还附了一封肖旭署名的、致全区市民的信,标题是“让我们一起再居家坚守14天”。信中说:虽然基层干部群众20天来昼夜奋战、穷尽办法,但是我们还未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所有病患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信息,我们担心,仍有一定数量的排查对象仍然散居城乡,逍遥“法”外。他们是谁?有多少人?他们在哪儿?去过哪儿?我们无法识别、判断、预知、防范。我们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能确知自己没感染,能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感染,他们能不能排除感染他人。这些“隐姓埋名”的患者也是受难者,他们已经或者即将忍受疾病的煎熬,我们又怎么忍心抱怨他们呢?既然我们无论怎么耗时费力也难以将“潜在威胁”不漏一人地找出来、全部管起来,那么就不妨痛下决心,我们全体市民有难同当、以静制动,从现在开始,一起再居家坚守14天,自我防护,相互隔离,同时监测排查预警继续进楼入户,倒逼病源暴露,以短痛避长痛,以时间换空间,以此创造从“阵地战”转变为“歼灭战”的条件,从而实现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为何会写这样一封被很多人评价为“情真意切”的信?肖旭坦言,写这封信是自己的“自选动作”,他平时就喜欢写点东西,前天晚上“战时管制”通告准备推出前夜,他难以自抑,一气呵成,写了这封信。肖旭说:“这一段时间,我们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的干部非常辛苦。有很多人因为疫情彻夜难眠。我是前天晚上值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就想着如何配合管制措施的推行,争取更多老百姓的理解,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争取形成社会上下的一个合力,当时就想着借助这个通告的机会,说是一篇文章,实际上是写给全市老百姓的一封信,请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限制大家的自由,而是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更快、更好地促进防控疫情的‘阵地战’转向‘歼灭战’,从而能够尽早地结束战斗。”

  “战时管制令”会持续多久?14天后如何判断该解除还是该延期?肖旭说,主要看“四类人员”的控制情况,如果疫情稳定,不排除提前解除战时管制的可能。他说:“做好最坏的打算。现在说的14天,也可能延长到15天,或者甚至更长时间,20天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和发热人员这‘四类人员’能够稳中有降,能完全控制下来,疫情不扩散,那么可能就会提前结束这项管制措施,到那时我们会把这些措施(修改得)更加人性化、相对放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