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见习记者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GDP增长6.1%,符合年度预期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新台阶,一系列亮眼的经济数据向世界传递出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信号,证明了我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也彰显着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和变化。未来经济将如何前行?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这两个“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第一,这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生态改善、国防巩固,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第二,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三,这标志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第四,这标志着中国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加大。2019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中国人均GDP稳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文发展指数地位也进一步上升。”

  除了GDP数据,发布会上另一组重磅数据也颇为引人关注。去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男性比女性人口多出超过3000万人。对此,宁吉喆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国务院部署要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时点是11月1日零点。”

  回顾我国人均GDP的发展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均几十美元,到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人均156美元,历经22年经济体制探索发展,直到2001年才站上人均1000美元的舞台。而如今,经过18年的砥砺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我国人均GDP正式跨越人均1万美元大关。

  “中国速度”不断刷新着世界奇迹。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1万美元,俄罗斯用时41年,美国用时36年,日本用时17年,而我国在近14亿人口的基数上仅用时18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表示,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或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沟坎。“因为我们现在发展正处在这个阶段,应该说还是处在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这1万美元不仅意味着我们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成就,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真正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启并进入试验阶段,后经全面探索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今仍在不断完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分析称,人均GDP如今能有如此“中国速度”,有其根本原因。“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激发了强大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转变,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实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开大门,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制度,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数据,目前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总规模约16亿人。随着我国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球就有30亿人进入这个行列,占比近50%。韩保江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引擎作用更加强劲。“中国稳则世界经济稳,唯有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世界整个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创造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每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世界贡献已经超过30%,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好的发展基础、发展潜能,世界经济必然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好,世界经济就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种趋势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未来的走向;既有牢固的基础,也有条件的支撑。宁吉喆说:“我们在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还要看到今年必须攻坚决胜。要立足现有的基础,坚定决胜的意志,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