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记者车丽 杨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人体器官捐献,用爱心实现生命的接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26日)召开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新闻发布会透露,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建立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机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取得了哪些进展?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大幅提升,2018年捐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同年,实施器官移植手术量突破2万例,同样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器官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等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国际上已开展的器官移植我国均已开展,部分器官移植技术实现突破,国际领跑。郭燕红介绍:“如自体肝移植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手术机器人完成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已开始临床应用,并逐步普及;儿童肝脏移植技术国际领先。同时,在器官维护和获取技术能力方面,生命支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器官保存技术取得突破。有关医院和单位积极研发器官体外机械灌注修复技术和设备,与国外保持同步。”

  为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减少因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质量安全的影响,2016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了通知,建立了以民航、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工作机制。郭燕红表示:“绿色通道建立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我国器官全国共享率总体上升7.3%,器官利用率提升6.7%,捐献器官共享半径大大扩展,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机会。”

  受制于现在的医学技术,可移植器官均有可耐受的最大缺血时间,例如心脏6-8小时,肺脏8-12小时,肝脏12小时,肾脏24小时。缺血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可以说,可移植器官的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陈静瑜表示:“以前一些偏远的地方,我们没有办法获取器官或者利用供体器官去做移植。但现在有了转运绿色通道,我们从北京获取了供体转运到遥远的新疆,救了一个新疆病危的病人,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通道我们很放心、安心的来做这个手术。一些国外的专家知道了我们有这个爱心通道之后,都纷纷为我们点赞,现在很多国外医院肺移植的专家也到我们无锡来观摩学习。”

  从民航局的统计数字来看,自2017年开始到今年9月,全民航共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运输绿色通道4575次。在2019年1665次的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中,共运输器官1744例,其中运输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肝脏673例,肾脏308例,心脏133例。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表示,航空运输作为速度最快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在保证航空运输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给予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诸多“特权”。徐青说:“为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人员快速办理乘机手续,优先通过安检登机,优先下机。为运输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安排廊桥机位,在必要时协调空管部门,安排运输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起飞,优先落地。如果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人员因故无法乘坐预定航班,由航空公司负责协调安排,改签临近航班。”

  各部门争分夺秒,一次次为挽救生命铺就绿色通道。2015年以来,公民自愿捐献已成为我国器官移植来源的唯一途径。我国形成了兼顾脑死亡和循环死亡的器官捐献标准,规范器官获取流程,启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计算机系统,将患者病情紧急程度和器官匹配程度等医学指标作为分配器官资源的唯一准则,保障器官分配科学透明公平公正。郭燕红明确表示,我国已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郭燕红介绍:“我委与公安部建立防范打击组织出卖人体器官违法犯罪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和联动机制,联合打击组织出卖人体器官违法犯罪活动,通报相关案情以警示行业,配合司法机关依法对涉案机构和人员严惩,顶格进行行政处罚,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对非法开展器官移植、器官捐献实行‘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