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学生乐团昔日演奏视频遭群嘲 育人者该为艺术教育把好关

2018-05-03 17:49:00来源:央广网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同一首曲子,武汉市教育局学生管弦乐团成立周年音乐会上孩子们演奏的视频,近日受到网络群嘲。

  这个现场被网友戏称为“拉得刺激进行曲”,有人说“恐龙灭绝前听到的丧钟就是这个动静”,还有通读《水浒传》者刻薄道“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热锅上的武汉市教育局迅速回应称,这是2012年,刚成立一周年的乐团进行汇报演出,向台下家长、老师和同学展示一年的学习成果。这一年中,来自武汉市各个学校的学生克服时间和路途困难,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集中授课和练习,才有了这一场由十首曲目组成的音乐会。

  “苔花如米小,尚学牡丹开”,声明中这十字看得人感慨,张张小圆脸上的紧张和认真,令人无法苛责。团队组建第一年代表着凡事摸索试错,学生来源的复杂意味着组织管理困难。培养无先例可循,排练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单凭孩子热情和家长督促,想看见“少年版中国爱乐”的成果,实在是想多了。何况,家长有没有督促的意愿还存疑,孩子们奋力演奏时,台下交头接耳、谈笑者不在少数;这边最后一曲的演奏还剩一多半儿,那边主持人已经报幕致谢、宣布演出圆满成功。种种迹象表明,在许多人眼中,孩子参加乐团,是一件玩票意义大于美学养成的事情。

  一旦管理者、组织者也觉得这事是玩儿,那就不妙了。

  根据知乎音乐专业作者MR1900的分析,视频中很多孩子的旋律走向并没有问题,但仅仅小提琴的弦乐部分就冒出三四个调,最大的可能是,孩子们手中的乐谱从未统一,是各自寻觅的千奇百怪的版本。只要听力正常,甚至无需乐感,都能听出整曲灾难般的音准,字幕滚动“音乐博士”头衔的指挥为什么没有在排练时修正?长期接送孩子难免耳闻合奏的家长怎么无动于衷?因此另一个推测是,指挥或指导老师很可能从未组织过对这首曲目的排练。各自找谱子、各自练习,上台就能行云流水、浑然天籁吗?

  不打算让孩子靠音乐谋生的家长们,当然可以在为美育课买单时慷慨宣告“只为陶冶情操、感受一下”,但哪怕是陶冶,这稀里糊涂一通自学和登台时的荒腔走板,孩子们感受到的究竟是哪门子的“美”?豁达的家长倒是免去孩子考级之虞,可是剥夺孩子古典音乐真正入门的机会,问过孩子意见吗?报英语班前不辞辛苦反复考察老师资质和口音的父母们,在关系一生审美能力和品位养成的环节,为什么突然又如此淡泊?原因显见。

  《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结束曲,最出名和动人的惯例在于,每年不同的顶级指挥家在这个旋律里转向观众,而观众跟随指挥变换着以手击打节拍的音量。艺术修为是时间的给养和馈赠,有的差距需要下一代、下下一代弥补。呼吁“为孩子们留一份宽容和等待”,这是育人者的方法论;对艺术教育标准和执行的把关,这是育人者应有的自我要求。(记者沈静文)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