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老年抑郁症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空巢老人最为严重

2017-10-10 17: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青岛台记者雷蕾 安徽台记者蔡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是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生病、孤独、贫困等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其中以空巢老人最为严重。老年人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75岁的青岛市民孙洪楠,没有子女,也无兄弟姐妹,8年前,老伴因患胃癌离世,现在家里只剩她一个人。在采访中,她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习惯了”。“过节的时候,看人家有那么些人,热热闹闹的。我就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心里不好受,那时候我就睡觉。”

  老人们外表坚强,可难掩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记者发现,空巢、失独、独居老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难免会产生空虚、寂寞、焦虑等负面情绪。青岛62岁空巢老人刘蝉思告诉记者感到孤独,看看人家,再比比自己肯定难受,有时自己趴在被窝掉眼泪。

  相比较主动选择空巢居住的老年人,被动空巢老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动空巢是指老人独立性比较强,感觉自己居住比较自由,主动选择不和子女同住。而被动空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和子女不和、居住条件不允许、子女外地工作、失独、丧偶等。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郑占杰介绍,“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孤独感,有话没有人说,有感情也没有人可以倾诉。第二个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无助。第三是无望感,就是没有希望。像这种情况更常见的是失独老人,他们会存在自卑心理,而最重要的心理问题是自责。”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门诊的就诊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患抑郁、焦虑的老年人明显增多。“病因与空巢因素有关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比例,由2012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左右。”

  临床上发现,这类老人中以70岁左右的患者最多。首先的症状都是长期失眠,然后没有食欲,体重快速减轻,不愿与人交往,不少患者就诊中甚至还透露“人老了活着没意思,想早点死掉”的念头。

  在安徽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80岁高龄的周奶奶正在跟医生进行日常交流。在过去的30年里,她的抑郁症反复发作,先后三次试图自杀。经过将近一年的治疗后,周奶奶的病情开始好转。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姚献虎指出,目前自杀重点的人群,第一个就是老年人群,比较孤独、疾病,有的失能,有的经济比较贫困。

  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3亿,预计到2050年,我国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数量将超过7900万,独居和空巢老人占54%以上。而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其中达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疗的占到10%到20%。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郑占杰表示,老年的心理疾病具有隐匿性,老人一般不会主动表达“心情不好”,而会反复诉说各种躯体不适,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并没发现明显异常,这个时候老伴或者子女就要密切关注老人是否有情绪异常,必要时带老人到医院及时就诊。“对子女来讲,多去关心老人、多去探望老人。作为老人自己来讲,自己要做出努力。比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社会应该加强对老人的关心程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空巢老人;世界精神卫生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