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宁吉喆解读2016中国经济成绩单:实体经济大国地位未变

2017-01-20 17:2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成绩单和公众见面: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去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长7.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数据背后,中国经济的增长究竟是否健康?又是否存在“脱实向虚”的隐忧?

  “均价5万多可能是一个好兆头吧,我希望可以再跌下去。”今年1月,深圳一名市民告诉记者。2016年12月,国家统计局房价数据显示,深圳房价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新房均价在5万一平左右,深圳房价已经跌回半年前。而在2015年到2016年9月前,深圳的房价却持续处于暴涨中。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经过3个月的调控,热点城市的房价涨势已经得到控制。“9月底以后,这些城市因地制宜、分城施策,采取了有效措施。过去三个月,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涨幅已经得到了控制。12月份的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15个城市中,12个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2个是持平的,只有1个环比略有上涨,但涨幅明显回落。所以,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楼市冰火两重天中,火爆的热点城市房价降温的同时,楼市冰的一面——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目前也在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

  宁吉喆指出,三、四线城市还有一些县城,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按照房地产去库存的方针,这些地方也做了大量工作。全国房地产库存总体是下降的,当然有的城市降得多,有的城市降得少。

  去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2581亿元,实际增长7.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5.9个百分点。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房地产的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因城施策的政策将延续。

  但是,如果房地产泡沫持续被挤出,地产业增速无疑会有一定下滑,这不会对整体经济增长带来影响吗?宁吉喆表示,2016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6.5%。实际上,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中的实体经济部分才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

  宁吉喆说:“房地产如果是炒买炒卖,就不属于实体经济;如果只是用来住的,房地产自身需要砖瓦沙石,就是实体经济。”

  换句话说,制造业、农业以及部分地产业等生产人们看得到、摸得着的产品的产业属于实体经济。相反,有所波动的股市、债市和汇市都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宁吉喆承认,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中国确实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但是,国家正在从多个方面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改善,中国实体经济大国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宁吉喆表示,加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几年力度不断加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是在改善的。对于大家担心的一些资本市场的波动现象,过去一年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应该说,我国朝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效率的方向,走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334亿元,同比增长9.4%,比前三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全年达到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实际增长6.3%。

  宁吉喆说,国民经济运行进入经济新常态,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也为未来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指出,经济增速6.7%,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也处在6.5%到7%的预期区间,属于中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高的速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万亿美元,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是很大的数量。从结构优化看,2016年服务业的比重继续提高,消费贡献率占了近2/3;从转方式来看,201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这也很不容易。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企业效益提高。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