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晚高峰

央广网

中央政法委:严查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

2015-11-06 14:57: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央政法委今天公开通报5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典型案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求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责任追究制度,这是中央具体规定出台之后,首次通报典型案例。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就是要回应社会关切,让铁规发力,让制度生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五起典型案例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云南省昭通市维稳办副主任彭泽高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案。2010年,时任昭通市彝良县委政法委书记的彭泽高要求县公安局、检察院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已经二审终审的5岁儿童邓某触电伤害民事赔偿案件进行刑事侦查,导致该案生效判决被推翻,代理律师刘某被追究刑事责任,4名证人被羁押。中央政法委队建室负责人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干预司法活动的案件。2013年11月,有关部门根据群众反映线索对该案进行了调查处理。目前,该刑事案件已得到纠正,邓某民事赔偿案件已进入再审程序。下一步,将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案也非常典型。2010年9月,丁维和在担任徐州市贾汪区区委书记期间,违规插手原彭城集团董事长孙某交通肇事案,指使孙某所在地政府出具证明,要求从轻处理。2014年3月,丁维和因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由纪检部门立案查处。

  负责人表示,目前,孙某交通肇事案经指定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已移送无锡市惠山区法院审理。

  干预、插手案件的往往是领导,一般的人干预不了插不上手;而能够过问案件的往往是熟人,人不熟悉过问不了,中政委发布的典型案例发出了信号,今后,司法工作人员面对身边的领导、同事、同学、朋友等等熟人的请托过问,要坚决说“不”,否则将被严查。

  北京市高级法院民二庭原庭长陈海鸥过问案件案反映了司法机关对内部人员违反规定绝不手软。今年3月,陈海鸥违反规定,就请托人的请托事项,向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的相关办案人员打招呼。

  负责人说,目前,陈海鸥已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调离审判岗位。

  2014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书记员刘一定受浦东新区商务委徐某的请托,向本院参与办案人员打探徐某涉嫌违纪违法案情。几个月之后,刘一定再次违纪。

  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南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原局长张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审查,刘一定又接受张某亲戚杨某的请托,向本院同事打探案情,干扰案件办理。目前,刘一定已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被免去书记员职务。

  今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法警队法警李朝阳受某亲戚之托,为该亲戚之子涉嫌强奸案向本院侦监处承办人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是否可以递交调解书等情况,并指使该亲戚与被害人达成赔款协议。

  负责人介绍,目前,李朝阳已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限期调离。

  中央政法委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

  负责人表示,就是要向全社会传递这么个信号,这两个《规定》是干预司法、插手案件的红线,不管是谁,只要触碰了,就要被记录被查处,绝不迁就。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惠岭分析:有了这种客观的记载之后就能阻止、警示、防止外部人员或者自己的院、庭长对案件进行干预。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新泽表示,党委政法委按程序经批准后予以通报,必要时向社会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报制度将对党政领导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起到重要的震慑作用。

编辑:高梦蝶

关键词:领导;干预;司法;案件处理;内部人员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领导”QQ催打款会计丢7万 赔公司4万解除劳动关系

网络上“领导”的QQ头像闪动,说有急事要向一个账户打入7万元。昨日张掖甘州区人民法院公布该案,事后张某被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赔偿公司损失,在法院调解下张某因为有过错赔偿公司4万元并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案经甘州区人民法院调解,解除了张某与某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并由张某赔偿某公司经济损失4万元。

2015-11-05 13:33:00

成都警方发布最新通讯诈骗手段 教你见招拆招

这些手机短信并非普通的短信,而是带有木马程序的病毒,有专人操作统一发送,一旦用户点击,手机就会自动安装窃取用户信息的木马程序。冒充网店客服或工作人员称网络发生异常,需要事主重新登录为由,发送不明链接骗取其银行卡信息和身份信息,盗刷卡内钱财;

2015-09-25 10:50:58

男子饭桌上冒充国家发改委领导 帮转正诈骗11万

一女子在一次饭局中认识了国家发改委某领导,欣喜之余,便将丈夫临时工转正之事相托,并一次性交给对方11万元。去年9月,石景山警方接到一女子报案,称一名自称国家发改委领导的男子,以能够给其丈夫办理临时工转正事宜为由,诈骗11万元。

2015-09-23 11:24: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