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这两天,高考正在进行。每当一门考试科目结束后,网上各种平台机构就开始进行高考题目解析,并实时公布答案。很多考生因此陷入了要不要“对答案”的纠结。

  对此,有人建议:不能对!产生的情绪波动可能会为后续考试带来不良影响。也有人认为:可以对!因为它有助于对考试做整体分析,成为“加分项”。

  考试后究竟要不要“对答案”?什么时候对才合理?面对大考该如何调整心态?家长的“后勤工作”怎样做才能帮考生缓解压力?

  对答案?还是不对答案?

  考完试究竟要不要对答案?这个问题可能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求学生涯。“对答案党”认为,应该对答案,对答案会让自己心里更有底,越考越带劲。“不对答案党”认为,不应该对答案,被错题影响的心情会让考试越来越“糊”。

  面对这个看似进退两难的“对答案”难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的执行主任宋少卫建议,最好“考完就忘”。学生在发现错题后心情一定会受影响,最好的策略就是考完就忘,全力投入下一场考试。

  尽管最好的策略是考完就忘,但凡事并非绝对。特别是对于希望预估考试成绩从而提前进行学业安排的同学而言,对答案并非完全不可取,但要注意时机上的选择。所有考试结束之后再核查答案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刘从军表示:所有考试都结束之后,再回忆自己考场上是怎么作答的。另外,也可以通过老师、通过同伴、通过同学相互之间印证一下看自己做的答案到底怎么样。那个时候对高考的成绩没有任何影响,是最好的。

  比起对答案,心态稳定更重要

  考完试后要不要对答案,怎么对答案?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关系到对考生心理状态的考验。不少考生拒绝考后对答案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发现错题后会产生不良的情绪波动,为考试带来不好的影响。面对大考,情绪波动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但在大考面前,摆正心态是考生稳定发挥的重要前提。只要能够保持平稳健康的心态,对答案与否并不重要。

  宋少卫认为,“不要相信感觉”“不要害怕失误”“坚持到底”是大考前最应具备的三大心态。很多考生在经历了部分考试后,和备考时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差,感觉自己没有发挥好,或者感觉自己超常发挥。宋少卫表示,这些感觉并不一定就是真实情况。不管感觉如何,要有面对的勇气,不管发挥怎样,要有坚持的决心。

  刘从军同样认为,如果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对后续考试都会有很大帮助。刘从军提示,与其患得患失,过分看重某次考试的发挥,不如静下心来梳理知识,查缺补漏,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发挥。

  不仅是考生,家长也需“平常心”

  高考不仅是在考学生,对家长更是一场考验。但家长的有些行为不但不能为孩子减压,反而产生了反效果,使孩子更焦虑。家长应该如何做“后勤”工作,才能为孩子高考更好地保驾护航呢?

  其实,家长也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刘从军认为,这时候一切应以“稳”字为准则,越平稳越好,越平常心越好。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应试氛围,话不敢说,气不敢喘。家长过于谨小慎微的反应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考生的紧张心理。对此,宋少卫建议家长要学会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在房间摆放一些鲜花,或将屋子收拾得更加整洁,这些都有助于人心情的愉悦。此外,在和孩子交流时,可以分享一些近期发生的趣事,制造轻松的氛围;送孩子出门时,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给一个轻轻的拥抱等,简单的互动也会起到安定孩子内心的作用。

  高考还在继续,希望所有的考生和家长都能以平常心面对。

  享受挑战,共享胜利!

  监制:郭静

  记者:杨扬 杨冉

  编辑:潘雨薇 彭毓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