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清华大学最近发布了一份《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这份报告基于2019年的数据,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调研,覆盖27个省、5.5亿人。报告显示,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显高于南方城市,而南方城市居民睡眠不良问题较严重。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地理位置上的差别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人?我们要如何看待地区差异、环境差异和个体差异?对此,知名科普作者果壳网科普主笔“瘦驼”同大家聊聊和南北差异相关的那些事。

 

差异的标签,准吗?

“瘦驼”表示,气候、光照这些客观地理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到个体差异,但是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重要因素——人口流动。宏大的人类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差异。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口流动会重塑某地的饮食习惯、语言风格。“大家在现代社会尽量不要贴标签,因为一个群体中的多样性也十分复杂”。“瘦驼”建议。

(图片来源:CFP)

北方人搬到南方,会更瘦吗?

根据《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报告,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显高于南方城市。“瘦驼”认为,这和南北方的饮食结构、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饮食上,北方人更偏好主食,且份量较大。通常,北方冬季更寒冷,蔬菜、水果的种类较少,人们便在馒头、面条等主食上做花样。但过多的摄入主食会让人体血糖增高,从而囤积脂肪。

除此以外,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水分消耗更快。而高温之下,人们也可能丧失对油腻食物的兴趣。

针对“南方人睡眠质量不良”,“瘦驼”认为,与气候相关。在空调还未普及的年代里,南方人很难在炎热的白天工作,只能把大量精力放在较为凉快的晚上,于是形成了夜晚才是活跃时间的生活氛围,大家“日落而动”。至今,南方的夜市文化仍丰富多彩。

气候的不同导致了一些生活方式不一样,最后产生细微影响。中国地域广阔,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远不是“北方”和“南方”便能概括的。

监制:梁悦

记者:富赜

编辑:刘飞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