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连理工大迎13岁大学新生 盘点各国如何看待神童教育

2017-09-07 13: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眼下各高校都到了开学的日子。大连理工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他叫姜敏迪。他的特殊在于只有13岁。4岁上小学一年级,7岁升上初中,10岁上高中,在13岁这个梦一般的年龄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姜敏迪无疑就是人们眼中的“神童”。

  不过,姜敏迪虽然上学轨迹短于常人,但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同为老师的父母从小注重培养姜敏迪的学习习惯,不局限于书本中。姜敏迪说,很多时候自己的动力都来自于朝夕相处的同学,虽然自己的年龄要小一点,但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特殊之处。

  姜敏迪虽然年龄小,但他有能力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近些年,一方面,“神童”现象仍是媒体争相追逐的报道对象,另一方面,“神童”长大后的境况也成了新的关注点。并非所有“神童”都发展成为国家栋梁,都拥有幸福人生。人们也开始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聪明孩子都适合早上大学?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能否承受大学环境?能否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同学和谐相处、合理竞争?

  专家建议家长们应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以免拔苗助长,反而耽误孩子的学习。一切应以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那么这种很早上大学的“神童”孩子在国外是否也存在?是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大学还是有专门的学校?“神童”长大后的发展之路如何?

  先看德国,据统计,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可能很多人认为,诺贝奖高产的德国人少不了智力开发很早的“神童”吧?事实却是,德国其实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

  据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德国高智商人口占总人口的约2.2%左右,有30万高智商儿童也就是所谓的“神童”,德国有一些专门的高智商孩童学校,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度和难度要比普通学校高很多。但是少年上大学一直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考虑到这些高智商孩童的心智远未成熟到可以上大学的阶段,所以一般不太建议过早进入大学生活。直到2000年才开设了一些专门面向天才少年的课程,比如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和技术等。目前德国全国已经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早读大学或者称为中学生大学,以及16岁大学课程;每个学校的叫法不一样,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少年班,只是课程而已,也就是读大学课程的中学生;首先必须要得到所在中学的允许,在不耽误中学课程的情况下去大学参加一些课程的学习。等高中正式毕业接近正常的入校年龄后才正式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当然,之前以中学生身份在大学学过的课程,通过的考试都会被算入学分,德国的大学是学分制,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现在德国每学期大概有1700名早读生参加大学的课程学习,不过对所学专业有着一定的限制,如:医学、药物学等早读生是不能学习的,还有一些需要在实验室成的课程也不允许其参与,如果对这些专业感兴趣则必须要达到正常的大学入学年龄高中毕业之后,也就是18岁左右。

  再看美国,在美国,有关“神童”的报道,每年都屡见不鲜。比如,2015年有11岁的男孩只用一年时间从大学毕业;2016年,12岁男孩入读常春藤名校等。美国的大学在选拔所谓的“神童”时不光看孩子的考试分数。他们会用多种衡量手段去寻找不同才能的天赋孩子,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成熟过程中的兴趣变化和发展,从发展的角度去发现孩子尚未显露的潜能。美国高校本身并不强调千篇一律的教育,因而在学业上,年龄小的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特殊之处。在生活上,学生若有特别需求,学校也会酌情考虑。

  在澳大利亚,据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对于孩子跳级的规定相对宽松,家长会在综合考虑之后,作出跳级或不跳级的决定。

  澳大利亚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还是很注重因材施教的,比如在澳大利亚如果一些孩子的学习潜力或者水平明显超出同龄人的水平,他们是被允许申请跳级的。跳级一般分为几种:一种是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如果能力出众可以跳过学前班直接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或者在此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孩子的才能得以显露,他可以跳过一两个年级插班入学,并且最终提前进入大学。而对于单科成绩特别出众的孩子,澳大利亚也可以保持年级不变,但是在这个科目上面单科跳级,比如有些孩子理科特别卓越,但是文科处于正常水平,这样的孩子一般会被做出年级不变但是像数理化一类的课程单独进行提前教学。不过澳大利亚并没有特别的针对全市低于平均年龄集中在一起上课的“神童”班。所有的跳级学生其实还是跟着其他的同学一起上课的,所以在跳级读书的时候,很多家长也会考虑到孩子和普遍比自己大很多的同学一起上课对于孩子本身的心智发展是否有好处这个问题,在一些真实遇到类似问题的家庭当中,选择让孩子提前完成课程和维持正常年龄应该在的年级的两种做法都有,家长并没有一边倒的选择让孩子提早完成学业。

  胡方还表示,澳大利亚家长不会以孩子上学早为荣,相反不介意让孩子晚入学。

  实际上对于很多澳大利亚的家长来说,与其让孩子早读书不如让孩子晚读书。因为澳大利亚的家长有一个观点就是虽然学习成绩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但是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融入同龄人当中去,也是孩子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一个正常年龄的班级,甚至比班级里的其他的孩子略微大个半岁左右,对于孩子领导力的培养其实非常重要。当然澳大利亚很多学校也有命名为“天才班”的班级,一些小学会专门开设天赋和才能班。这种班会选择天赋高于平均值的学生以及才能高于平均值的学生,这种班选拔的不单单是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高于同龄人的孩子,而是在智力、创造力、社交能力、身体灵活度等四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孩子,学校会把这样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教学,但是从年级的划分来看这些班的孩子并不会做出整体跳级的处理,他们仍然会按照自己所在的年级按部就班的读下去,只是在同一个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学的更深入、更透彻。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天才班”其实类似于像中国国内某些学校的重点班,而不是专门为了培养跳级“神童”而设的少年特色班。

  最后来看日本。2015年,某卫视一档栏目《最强大脑》播出后,日本小神童辻洼凛音一战成名,面对成人选手,她毫无压力地表现出超高的速算能力,让人目瞪口呆。人们不禁发问:日本是如何培养出这样的神童的?

  但事实上,据旅居日本的华人黄学清介绍,日本并不鼓励“神童”教育,对跳级限制比较严格。

  在日本要是问问家长孩子学习特别好可以跳级吗?大部分妈妈都一脸茫然,说没有听说过跳级的事情。看一看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其中规定在特定的领域具有特别优秀资质的学生即使没有高中毕业或者没有大学毕业也可以进入大学或就读研究生。这其中所说的特别优秀的资质,并不是指平常成绩特别优秀,而是要出类拔萃比如在国际上获奖,在体育或艺术领域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成绩等;而且尽管有此制度实行这个制度的学校也非常少,在日本近800所大学里只有6、7所大学一共不到10个学院可以接收这样的学生,中小学没有跳级制度,在日本国内只能按照年龄上学,除非孩子有特殊的才能,日本的家长们也并不愿意让孩子跳级,甚至并不喜欢孩子是同班同学里比较小的。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孩子在学习上不吃力,在其他方面比如独立性、心智的成长等方面如果落后于其他孩子,孩子在精神上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13岁;大学新生;神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