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药品采购“两票制”方案公布 环顾其他国家如何监管药价?

2017-01-11 13:0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计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的用药负担。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国家卫计委今年将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和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指出,为保障基层药品的有效供应,规定药品流通企业为特别边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配送药品时,允许在“两票制”的基础上再开一次药品购销发票。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采购国家医药储备药品,可实行特殊处理。

  药价虚高问题由来已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丁建华表示,目前全国有12000家批发企业,“两票制”的实行有助于药品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兼并重组,进而会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把“两票制”执行情况纳入监管内容。“要做到,货、账、票、款、证的一致性,我们叫五个一致,要纳入到我们的检查工作当中。发现问题要向当地的省级招采部门通报情况。不良记录当中不施行两票制度,触犯药品流通管理的相关规定,这些要严格处理、严格处罚。”

  放眼海外,其他国家的药价如何?降低药价方面,各国有哪些措施?又如何监管药价呢?

  首先来看俄罗斯。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医药市场目前排名全球第11位。对于俄罗斯居民来讲,进口药异常昂贵,但是基本生活药品却非常便宜。大部分居民普遍表示完全能够接受目前药品价格。依靠俄罗斯的免费医疗体制,病人在指定医院住院后,所有的治疗和药品均全部免费。只有在不需要住院的情况下,病人才需要自行购买用药。

  医院里基本实行医药分离体制,即医师开出处方,患者自行在药房和售药点买药。医生在开药时,由于不清楚患者的经济情况,一般提供两种方案,一种较贵的进口药,另一种是廉价的普及药,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如果患者得的是常见病,医生只会开出最普通具有多年历史的廉价药。根据调研分析,俄罗斯居民的人均药品消费额相当低,每年约为600元人民币。最终决定购买某种药品的不是医生,而是病人。因此,俄罗斯医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十大药品历来是非处方药,这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完全不同。

  张舜衡还介绍,俄罗斯政府为了控制药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0%的药品被列入基本生活药品名录清单,价格由政府严格管控。政府规定的药品价格最大上限使得国营药店不能擅自提价,平均利润不超过5%-7%。甚至从这些药品的出厂价格、物流过程到销售价格,每一环节都受到监管。同时实行医疗保健现代化的金融扶持计划,拨出大笔资金购买昂贵的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制药企业占俄罗斯药品市场75%的份额,有专家预测几年之后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长,达到90%—95%的药品市场将被外国企业控制。俄罗斯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张舜衡指出,当下西方进口药品价格普遍大幅度高于俄罗斯本国同类产品,许可进口新特药的价格则更高。进口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欧美经济制裁和卢布贬值的大环境下,进口药价格出现了飙升趋势,这让俄罗斯民众非常不满,只能被迫放弃进口药选择国产基本药品,对此俄罗斯政府为抑制进口药的扩张和保护俄罗斯民族制药企业颁布了2020医药规划。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将俄罗斯国产药品在市场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5%提高至50%,并希望将一些主要治疗领域的药品国产化,到2020年国产药品比重将达到90%,同时通过法案,取消税制优惠,凡进口药品均需增收增值税。俄罗斯希望通过借助新的发展战略来改变当前的医药行业复杂的形式,进而全面平衡药价造福民生。

  接下来再把目光转向日本。当前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为了遏制不断上涨的医保成本,日本政府去年12月宣布将加快药品价格审查频率,从每两年一次调整为每年一次,并将审查范围扩大至全部处方药。日本此举是为了呼应近来全世界反对高昂药价的趋势。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处方药都享受医保,药品的价格在医保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定价,医保根据政府的定价补偿药品的费用,除了老人和未成年人以外,普通成年人自己负担的药费是30%,患者自己负担的药费很低廉。比如有一种胃癌化疗的药品,厂家公布的价格是一盒40元人民币左右,药店出售的价格不到160元人民币,患者负担的是160元的30%,即不到50元人民币。日本已经基本实行医药分开,药品的出售不是医院盈利的重心。

  政府对药价的严格控制,使得药品不存在巨额利润空间,零售价已经被政府规定,所以医院在采购药品时会尽量压低批发价,如果采购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零售价,医院和药店可以赚取差价,如果高于零售价会亏损。由于政府经常进行药品价格的市场调查,药品的政府定价和市场销售价格基本持平。一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会在下次政府定价时加以调整。药店里出售的非处方药虽然不享受医保,但价格也并不昂贵。很多忙碌的人宁愿节省去医院的时间到药店购买对症的非处方药,比如两周量的感冒药,价格70元人民币左右。最近日本政府宣布,将把两年一次的药价审查改为每年一次,主要是为了监督药价的虚高,遭到制药企业反对,他们担心影响自身的利益以及频繁的审查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扼杀投资。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回应称加强审查并不意味着药价会全面下调。

  最后再来看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如果生病民众几乎无需为药品开销发愁。作为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48年就开始实施的“药品福利计划”(PBS计划)对控制药品价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药品福利计划筹资独立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筹资之外,由联邦政府全额提供,单独运行。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将常规药品确定为全民健康保险的处方用药。凡是纳入到药品福利计划的基本药物,由政府制定每种药品的最高报销价,而这个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不同的个人支付上限。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的药品特别是一些无可替代的处方药价格并不算贵,自从1948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已经实施药品福利计划,简称PBS计划。在这个计划下,很多处方药的价格由国家补贴,而且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最初的PBS计划国家补贴了140种处方药。而在近70年的发展之后,目前PBS药品补贴计划补贴的药物品牌已经高达数千个,而药物种类也已经接近千种,覆盖了很多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处方药。2010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被列入药品福利计划的药物费用当中,平均政府补贴的比例占到83.7%,而患者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只占到不到17%,此外在2007年的国家健康修正案中,药品价格逐年下降再次被强调,比如在2016年10月的一次全国价格调整当中,有超过2000种药品,也就是所占总数的八成的药品被全线降价。

  多年来由于政府福利的补贴,澳大利亚药品的价格一直处于低水平。比较显示,在所有的经合组织国家当中,澳大利亚的药品平均价格低于整个组织整体水平的30%到40%,除了全面较低的价格之外,澳大利亚对于弱势群体以及全年支付高额药费的群体有额外的补助,对于失业、低收入的特许患者,药品福利计划会设定每一张处方买药的最高限额,目前在6.1元澳币,而对于每年需要支付高额药费的群体,澳大利亚设立了PBS安全网,一旦全年药品支出花费达到1453.9澳元,特许患者达到366澳元之后,安全网就可启动。此后一般患者每张处方买药的上限将设定为6.1澳元,而特许患者在安全网启动之后,将不再需要支付任何的费用,通常情况下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当你一年的购买药品的花费接近1500元之后,总的花销就很难有大幅度的再次上涨,剩下的均会由政府的福利来买单。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卫计委;药品;价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