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全球华语广播网

各地医院预约挂号“看上去很美” 盘点各国就医程序

2014-07-06 13:41: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到大医院看病,让患者很难忍受的问题之一就是挂号难。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医院陆续推出门诊预约挂号,以破解“排队大半天、看病几分钟”的“就医难”现状。随着预约门诊的起步与发展,本月开始,全预约服务在上海部分医院逐步推开。

  所谓的全预约,就是指医院开设的普通门诊、专家的专科的门诊,以及专病专科的门诊,这些号源全部开放预约,将来特需门诊也会逐步开放。急诊除外。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解释全预约推开并不代表不预约看不了病了,而是更多的专家、普通医生可以被纳入到预约挂号系统。可以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是改善就诊秩序的一种就诊模式。

  在预约看病模式早已经习以为常的海外一些国家,患者的需求与医院的服务功能又是如何相辅相成的?首先居住在法国的万凌虹女士经历了很多法国就医的酸甜苦辣。实行私人医生预约制的法国,医术上乘的医生永远都会门庭若市。

  万凌虹:举例说我之前那个妇科医生吧,因为他的医术非常好。很多只要在他那看了病的人,都坚持在他手下看下去,甚至会介绍自己的朋友过来。要提前几个月的时间跟他预约,要不然的话肯定没位置,但是我觉得比较人性的是突然之间有紧急的情况、病危的情况,直接给医生打电话,一般都会进行诊视,你可以直接告诉他说我现在有什么样的症状,他会根据你的状况尽量插到当天给你治疗。

  法国医院对于患者的病例档案管理非常值得借鉴,医院还可以清晰地提供给患者就医提醒服务:

  万凌虹:比如说我们家儿子的病历卡,医生甚至会给你上面注明,你应该是在哪一年的几月份要打预防针,用铅笔写好,到时候你去看医生,哪怕其他的医生打开你的病例本一看,上面全部都贴好标签了,哪个预防针已经打过了,哪一天什么时候你去接受诊断,什么病他会给你说明白,哪怕是你第一次去看病的话,他要看你的病例史也是很方便的一件事。

  即使是预约上门,为了看病苦等2-4个月在法国也很常见。很多人轮等到了预约时间,病都好了。而也有人火气相当大。

  万凌虹:举个例子来讲,像我公公之前脑袋上因为经常吃其他药物的副作用长了很多斑,去医院去预诊,约了将近两个月。最后他的做法比较极端,他直接进了医院诊所的办公室,然后直接推开门说,我已经跟你们约了两个月了,我约不到,我只能直接过来了。

  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德国人的就医又要经过怎样的一番程序?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记者薛成俊:在德国看病或者是做常规的体检,大都是去诊所,只有大病重病以及急诊才会去医院。德国人一般都有固定的家庭保健医生,有健康问题可以去诊所就诊。根据病情医生可以直接对症下药,或者是将病患转送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如果是需要进行手术,或者是入院进行治疗,那么诊所医生会开具证明将患者转入医院。通常情况下,德国医院是没有挂号和药房的,门诊只是提供急诊服务,也就是说在德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私人诊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担了传统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的压力,平衡了医疗资源的分配。再就是德国基本上办什么事情都需要预约,看病当然也是不例外的,要提前数周甚至是数月与医生约时间。一般都是打电话,当然了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去诊所或者是医院就诊,但是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德国的医保有公保和私保两种,参加私人医疗保险的患者保费要比公立保险高,那么自然得到的医疗服务也就会更好一些,比如说在用药方面那么公保一般是只提供普通药品,而私保的选择面就大得多,可以用最好的业务有些诊所甚至是只收私保病患不用预约也可以随时就诊。那么在德国住院所产生的所有普通费用都是由保险公司来支付,如果是需要更高要求的服务,比如说需要单独的病房或者是特殊的餐饮,那么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必须由患者本人承担。

  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庞哲观察的美国就医生活也少不了很多的复杂事项:

  庞哲:美国医院看病的程序跟国内有几个不同点。保险公司旗下有一大批固定合作的私人医生、诊所和医院,所以一般病人会根据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合作指南来选择距离自己最方便、例如是离家或者是离工作地点最近,来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如果一般的疾病,例如发烧感冒拉肚子或者是常见的磕磕碰碰的轻伤,以及常规的体检。有的会到嘉宾医生那里去看,所谓挂号就是病人打电话到诊所去预约,医生的助理会根据医生每一天预约的状况来告诉病人哪天几点来看医生,另外在家庭医生诊所看病之后,医生认为有必要去看专科医生就会写转诊单,到家庭医生所推荐同时也是保险公司合作范围当中的专科医生那里去看病。例如病人通过验血发现有不正常的现象,家庭医生就会推荐病人去看血液病专科,美国医疗费用及其昂贵,所以保险公司基本上跟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之间都有付费比例的协议,病人则要根据保险公司和医生之间费用上的支付方面的协议,来负责自己所需要掏腰包支付的部分,有的医院和家庭医生就会免去保险公司支付之外病人所需要支付的那一部分,但是也有的医生则是根据保险公司支付状况之后将所有保险公司没有支付的余额全部向病人索取。另外牙医眼科都是跟家庭医生没有关系的专门诊所,病人需要根据自己保险公司指南当中的合作名单中,来选择医生。

编辑:刘梦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