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朱敏 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而千百年传承发展的优秀文化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山河弦歌》,派出多路记者以大喇叭广播员身份深入广袤乡村,挖掘蕴藏的传统文化资源,记录新时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我是记者朱敏,不过,我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今天是我来到安徽安庆潜山市官庄村体验大喇叭广播员的第一天。

现在正是采春茶的时节。说到采茶,就不得不提到这里和采茶最有渊源的传统戏曲——黄梅戏。黄梅戏又叫采茶调,而我所在的潜山就被称为“黄梅戏之乡”。这村里的黄梅戏除了传统曲目,还有着更接地气的桥段。

这更像是小品?还是喜剧?官庄黄梅戏剧团团长余本莲告诉我,为了更对村民的口味儿,乡村黄梅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作了很多创新。

余本莲:有点像二人转,我们大部分都按照官庄的方言去演的,非常接地气。

官庄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黄梅戏怎么能做到在丰富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呢?

第二天,我遇到村党总支书记余晓八,才知道这个问题他早就琢磨上了。官庄依山傍水,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于是晓八书记拍板,做起了文化+的大文章。

每年桃花盛开时,官庄村都会举办孝义文化旅游节。游客们徜徉于百亩桃园,在体验“桃花源记”的同时,还可以再饱饱耳福,听听原汁原味的黄梅戏。

记者:咱们村集体收入是多少?

余晓八:2023年是310万元,旅游方面占一半。每年的游客量将近20万人。

官庄还将如何打造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黄梅样本”?村里从浙江请来了专门做乡村旅游规划的公司。公司执行董事柯春镇说,未来黄梅戏要“出圈”,还要“出彩”。

柯春镇:下面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我们想在本村找一个会唱黄梅戏的扮演一些媒婆、月老形象,和别人互动。这种互动比单纯的我在唱你在听这种更热闹,更有趣。

我和晓八书记约定,等这些都上马了,再来我们的大喇叭广播共建点——官庄村看看。在这里,黄梅戏就像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又像是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厚植于这片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共同缔造着人们的幸福与美好。

编辑:杨晓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