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李思默 周羽 何伟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经过近4年的努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果正更多更广惠及三地民众,港澳青年前往广东创业就业的热情高涨,目前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2021-05-1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00:00/
00:00
2020年9月,深圳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当年12月,香港青年余广滔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创业公司,用昆虫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物。
余广滔:我们赶上了好政策和时机。大湾区供应链体系、工业生产的基础非常好,还有很多科创人才,我们希望在这边组建核心研发团队,来做持续研发。
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条,让大湾区内地城市成为港澳创业者施展拳脚的大平台。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谢智衡在香港创立的公司,专注智能外科软件和机器人研发。随着业务的发展,谢智衡又把公司带到了深圳和东莞,在这里他切身感受到区域的协同效应。
谢智衡:东莞非常重视机器人产业,有政府政策上面的引导,我们才能更快速去落地。比如一台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周期一般在3-4年,现在时间至少缩短一年多。
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李焕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和配套服务,为广大港澳青年专业人士拓展发展空间。
李焕春:从政策支撑、打造平台、营造环境、建立机制等全方面推动青创基地建设,提升创业体验,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活力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安居乐业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