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周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汕头经济特区设立40年来,依托侨乡优势,开创性地在实践中打造出一批“全国首创”和“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了“汕头力量”。2020-8-2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位于汕头龙湖区的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厂房里的自动化设备正在生产饲料。正大康地是第一家落户汕头经济特区的外企。

  厂长许翼:从1984年投产,月产2000吨。到了1997年,月产能3万吨。

  汕头经济特区起步于龙湖的1.6平方公里区域,四十年来,特区面积扩大到2199平方公里,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第一”:率先对特区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率先成立外资银行总行、特区管委会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早在1984年,汕头特区就立足自身华侨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引入华侨资本,成立了由爱国侨领、港澳人士组成的“特区顾问委员会”,服务吸引侨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4年9月,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一年后,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华侨板”股权交易市场在华侨试验区挂牌开板。

  华侨板汕头运营中心总经理林峰:现在挂牌注册的是640多家企业,如果企业里面有外资占股占到25%的话,会另外再给一定的补贴。这几年很多企业是主动来说要挂牌注册。

  今年6月,广东省出台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从九个方面支持汕头经济特区“打好侨牌”。

  汕头市委常委、副市长双德会:吸引更多的华人华侨的资本、智力来到我们汕头,把华人华侨的优势转化为新的招商优势、资本优势、智力优势,为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