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王利 刘雨哲)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安徽首创“编制周转池”制度,在不新增编制的同时,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满足医院、高校等民生事业发展的刚性需求。2019-12-2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前不久,安徽安庆市望江县天河村卫生室正式开诊,至此,安徽全省161个村卫生室“空白点”全部消除。今年,安徽共为161个“空白”村卫生室招聘村医39人。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单向前:每个行政村有至少一名合格的村医。通过编制周转池激活,编制是县医院的,让乡镇的卫生院来用,岗位在乡村。

  安徽还把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投向公立医院。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陶文娟说,近些年,医院床位数从1千张发展到3千张,但编制多年不变。

  陶文娟: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怎么样把人才留下来,是一个很大考验。

  2016年,安徽探索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在不改变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把长期不能发挥使用效益的空余编制“使用权”集中起来建立“编制银行”,向医疗、教育等急需行业定向定量投放。

  通过编制周转池制度,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增了816名周转池编制。安徽省委编办主任郭本纯介绍,安徽对周转池编制进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

  郭本纯:第一个总量不能超了中央要求,第二个要确保人家有编可用。周转池的编制是个动态,如果他用的好那会更好,如果用的不好,我可能要往回收(编制)。

  安徽推进编制周转池改革制度今年入选中组部“攻坚克难案例选编”。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全省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其中1万编制进高校;6万编制进医院,特别是县以下的医院;2万编制进到教育方面,特别是村小、教学点和中小学,有效激活了沉睡的编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