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稳扎稳打 一茬接着一茬干

2017-09-23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石家庄9月23日消息(记者潘毅 孟晓光 纪乐乐)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设立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而北京城东侧拔地而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将与雄安新区一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建设好雄安新区提供了基本遵循。《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今天播出第四篇:《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2017-9-2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习近平: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安新县召开座谈会时如此宣告。当天,总书记专程来到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在大王镇的田野上,总书记站在展开的一张规划图前。

  习近平:这里的人口搬迁是就地安置?

  随行人员:就地安置。

  对于总书记的嘱托,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说:总书记交代就是要把拆迁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生产要安排好。要让农民有获得感。

  在雄安新区容城县白龙村党员活动室内,38岁的李舫运和其他50多名村民一起参加新区管委会免费组织的土建施工技能培训。

  李舫运:培训主要是有这个外出打工意向的,咱村通过大喇叭广播,从大队报名。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履新后就组织75家中央和地方企业开展劳务对接协作活动,总共提供6.8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新区群众实现充分就业。

  雄安新区紧邻白洋淀,总书记到白洋淀考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时特别担心雄安新区的建设会破坏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对白洋淀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反复强调生态问题,就是说这个新区选在这里是因为有白洋淀,你们一定要把白洋淀保护好,否则我们就失败了,绝不能再搞先污染后治理。

  白洋淀中的大淀头村村旁水面上,船工老赵正在打捞水里的生活垃圾和腐烂的树叶。

  船工老赵:起早就捞,围着村转,这一个村我负责水里边,尽量环保得搞好。

  雄安新区安新县大淀头村,虽然是一个纯水村,但村里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通过污水处理站和县乡村三级垃圾回收系统,目前已经实现了100%无害化处理。

  村支书赵爱乐:一个村三个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一天100吨,能满足了。

  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总书记要求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规划定了就要严格执行,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习近平:如果说前期工作是以谋划筹备为主,接下来规划批准后就将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

  与河北雄安新区一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

  今年2月,总书记在考察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时强调,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宁卫东说,地下空间在这里也将得到充分利用,形成立体的“海绵城市”。

  宁卫东:现在咱们看到挖的这个管廊,现在这里好多高压塔什么的,以后建成之后全部入地,采用先进的综合管廊,有电力仓、燃气仓、能源仓……甚至有的管廊还能走人、参观。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要求,而雄安新区更是寄托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殷切期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的当下,古老的首都北京正在插上一双新的“翅膀”,蓄势待发。

  安新县居民:宣布之后,老百姓都比较赞同这个事,雄安新区建立之后我觉得生活一定有质的变化,比现在肯定强很多。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为了做好这个规划我们先要把地下搞清楚,特别是把涉及到我们下一阶段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地质的基础数据都找到了,情况都搞清楚了(再动工)。

  习近平总书记:雄安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受到各方面利益牵绊比较少,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 巩盼东
关键词: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