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报纸摘要

基层司法改革样本调查:互联网思维下的司法便民

2014-11-05 07:0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如何让网民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司法?如何让司法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正在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以下是《中国基层司法改革样本调查》第三篇:《互联网思维下的司法便民》。14-11-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晚上8点30分,记者拨通香港市民林先生的电话。他说手中的“案子”还没判完,15分钟后再打。林先生口中的“案子”其实就是淘宝网买卖纠纷,而他作为大众评审员需要在看完双方证据后作出支持其中一方的决定。

  3年多时间,林先生把妻子也发展成大众评审员,在判定中心的经验积分榜上他们分列第一和第二名:“大众评审,就是拿法律放在淘宝里面,要有公平公正的买卖。”

  大众评审网络投票的做法引起了与淘宝网曾一路之隔的邻居——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兴趣,作为淘宝、支付宝等电商网站诞生地,西湖区近年来接收的电商类纠纷呈几何式增长。借助民间智慧,西湖区法院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互联网纠纷的飞速解决机制并成立了网络调解工作室和网络法庭。

  “今天采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对原告刘一安(音)诉深圳市遨游国际旅行社网络经济纠纷案进行调解……”

  这是西湖区法院第一次采用网络调解网购纠纷的视频录音。

  “好了是吧,好了,现在开庭,被告人叫什么名字……”

  这是西湖区法院刑事庭正在对一起醉酒驾车简易刑事案件进行视频庭审,不到10分钟,庭审结束。

  西湖区法院刑事庭每年案件在1000件以上,远程视频能够处理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简单的案子。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做法目前已向全国推广。

  “喂你好,你是说长青园的这套房子是吗……”

  网络司法拍卖,这是陈加英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上网,挂上房子或车子,留下电话,等待买家咨询。

  陈加英记得第一个拍品,一辆宝马车:“第一次叫92000,最后是以以175000的价格买下的。”

  高溢价率,零佣金,快速回笼资金,有效杜绝黄牛串标。今年以来,西湖区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总成交额1亿3000多万,共省下500多万的拍卖佣金。

  从诉前调解到开庭审判再到标的物拍卖,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处处蕴含着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从民间和互联网吸收智慧再返回民间,西湖区的做法正在向基层法院推广。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任重道远、时代变革加速新案件层出不穷。多重挑战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广大基层法院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将更进一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 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李逢静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