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日前,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首映礼,并将于国庆期间登陆全国各大电影院线。这部影片,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的4K彩色修复故事片,也是首部院线重映的黑白转彩色4K修复电影。

(图片来源:央视频)

如何使几十年的老电影再度焕发新活力?需要经过哪些工序?重新上色能否还原真实?除了画面,声音是否也有改观?人工智能可以助力电影修复吗?

 

电影修复的三道流程

步入数字时代前,电影大多是用胶片的形式进行拍摄和存储。可以说,胶片几乎见证了整个电影史,从黑白到彩色,胶片里沉淀着无数珍贵的历史画面。但是,胶片本身材质具有易燃、易酸化的特点,对温度和湿度也比较敏感,还极为脆弱,一点点划痕或是灰尘,都会影响底片的质感,甚至造成画面损坏与缺失。

因此,为了更加安全、更为长久地保存老电影,一个神秘的“门派”应运而生,那就是电影修复师。

2006年开始,我国启动“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对大量存档的影片进行数字化转换与修复工作,实现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应用。

那么,修复一部经典电影要经过怎样一些工序?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修复师王峥介绍,电影修复一般需要经过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三个环节。

物理修复,顾名思义就是对胶片本身的修复,胶片存放时间过久会出现齿孔收缩、霉斑等问题,需要用传统手工修复,将胶片上的问题剔除。物理修复完成后接着数字修复,把35毫米的胶片扫成4K的高分辨率影片。扫描完成以后,修复师会逐帧把画面上的划痕、脏点、抖动、闪烁全部去除掉。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不仅影像画面需要逐帧修复,声音修复也尤为重要。王峥指出,声音修复不是简单地消除杂音,还需要进一步“升级”。早期的录音技术没有现在好,会出爆破音、电流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去除掉。除了原始保存,单声道修复好以后,为了适应现在市场上的沉浸式观影,还要把单声道变成5.1声道。

另外,电影从胶片格式转换为数字格式的数字修复也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画面缺失部分关键帧的情况,这就需要修复师们利用插帧补帧的算法,计算前后帧的运动轨迹,对画面进行修补。

修复电影分几重境界,相较来说,艺术修复无疑是更深层次的。首先就是调色,虽然修复电影看上去是一门技术活,但除了修复技术,还要考验修复师的审美。

王峥表示,艺术修复是电影修复的灵魂,修复人员要在理解影片艺术性的基础上,揣摩导演思路,尽力复原老电影本身的“味道”,做到“修旧如旧”。老电影的拍摄素材是原始底片,没有经过后期配光,很多场景需要还原主创曾经创作的状态,并邀请电影主创共同完成修复,如果早期的电影主创已去世,则会查阅一些电影档案、资料去考证。影片修复过程中,很多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也参与其中。

智能修复VS手动修复

修复一部电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复时间更漫长。对此,王峥表示,即将上映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修复帧数总计16.5万帧,修复工作则长达7个月之久。

心生钦佩的同时,或许很多朋友会有个疑问:现在很多照片修复的软件都是由人工智能(AI)参与的,在手机上一键就能完成修复,为什么老电影不能一键修复?人工手动修复为什么没办法替代呢?

王峥表示,人工智能固然有好处,但同样也有局限性。例如,一个下雪的镜头里出现了白色脏点,AI就无法识别脏点与下雪。很多时候AI会把真实存在的内容去除掉,然而电影是有情感的,最终还需人工作出判断。

AI识别确实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但王峥认为,合理使用AI技术,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还需要人来守着最终关卡,进行审核、校正、还原。

修复电影的人工智能是关键帧相册,关键帧相册在复杂环境中无法进行识别,必须需要人工修复。

监制:白中华

总台央广记者:富赜

编辑:杨扬 杨冉 彭毓姬 毕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