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记者车丽)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为了更好地推动骨松防控的传播,经过相关调查和专家讨论,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首次推出世界骨松日中国主题“强健骨骼 远离骨折”,旨在倡导公众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强健骨骼,远离脆性骨折,减少自身病痛和骨折带来的经济负担。

  中国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高达51.6%。而与高患病率相对的,却是低知晓率和低检测率。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7.0%;5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章振林教授呼吁公众,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发病率和患病率将大大提高,关注骨质疏松应该像关注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设置“强健骨骼 远离骨折”的统一主题,就是为了提高骨质疏松危害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

  强健骨骼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根本,远离骨折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终极目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教授表示,骨骼健康防护贯穿我们生命全周期,均衡饮食、充足光照,提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专家建议,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自己的骨量,便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减少骨量流失——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并加强肌肉力量。一旦确诊骨质疏松症,一定要进行正规持续的治疗,以有效控制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