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3月22日消息(记者陈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3月15日,重庆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重庆实现确诊病例“清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重庆组来到的重庆丰都三合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经营榨菜外销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客户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疫情发生后,为保障生产,当地政府大力帮扶,一边帮忙找工人解决劳动力,一边安排经信委落实企业对口联络员。2月10日,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但企业老板黄光伟表示,目前日韩等国家疫情比较严峻,有可能会对企业外贸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他说:“估计下个月有影响,韩国、日本如果不能把疫情控制下去的话,餐馆、食堂等可能都会关门,一关门的话就有影响。”

  国外市场受阻,企业面临转型的压力。“缺钱”,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大问题。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重庆组组员朱梁走访发现,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回笼慢、流动资金少等困难,同时因为可抵押物少,很难向银行申请到贷款。为此,重庆大力推动政府、税务和银保监部门合作,建立以“纳税信用”换取“贷款信用”的“银税互动”项目,深挖数据价值,帮助诚信经营的企业获得无抵押、低利息的信用贷款。重庆市丰都县县长罗成说:“我们政府‘背书’的背后是我们有大数据,比如税务的大数据,以前完税的情况怎么样,现在疫情期间,税收缴纳的情况怎么样,然后银行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精准贷款,有力地解决现在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流转资金、过渡资金困难的问题。”

  截至2月底,重庆24家银行加入该项目,仅2月份就授信企业3193户次,投放纳税信用贷款9.5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合实业有限公司老总黄光伟这个月也拿到了银行1000万元的低息贷款,为下一步转型开拓国内市场吃下“定心丸”。黄光伟说:“它的优势就是利息低,是我们向银行贷款的一半都不到,不到两个点。用这些钱扩大市场,国外市场不太好的话,我们就准备做内销了。”

  在调研中,中办国办复产复工调研重庆组不仅关注企业复工的情况,更关注企业达产复销的情况。在丰都县工业园区,调研组组员朱梁认真地了解重庆上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情况。董事长靳堃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生产防疫服,准备销往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但目前由于欧盟认证尚未通过,产品暂时没有销售出去,积压的资金压力有些大。

  朱梁: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

  靳堃:资金还是有点困难。你看我这么多产品。

  朱梁:因为还没有卖出去。这么短时间,把销路打开很难。

  如何及时发现企业达产复销中面临的问题,重庆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张科鸿表示,发票数据具有及时性强、真实度高、覆盖面广、涉及度细等优势。重庆市利用税收大数据,从发票数据进行专项分析,为企业复工达产精准“画像”。张科鸿说:“增值税发票在反映经济中有独特的优势,内容上记明了开票的时间,还有交易活动的企业名称、交易货物的种类、交易金额、交易价格。它能够及时地反映企业、市场主体之间的经营情况。”

  目前,重庆市政府已经将税务数据纳入全市复工复产参考指标。重庆市市长唐良智明确要求,使用好税务数据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自3月9日起,重庆市政府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把增值税发票数据作为指导区县党委政府推进复工复产的指标之一,每日通报各区县开票情况。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已开具增值税发票户数6505家,占99.9%。其中,全市100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