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车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职场人群成为心理、精神问题的高发人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发起、灵北公司支持的“阳光心灵,职场同行——绿丝带关爱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科普行动”于10月16日在北京启动,并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症患病人群在全球累及超3.5亿人,中国是全球抑郁症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月患病率为3.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教授表示,“终生患病率就是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的比率,12个月的患病率是指在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的比率。”

  抑郁症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中,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职场人士以及老年人、特殊生理期(产后、更年期)的女性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国内临床用药监测数据表明:18-64岁的人群是抑郁症用药的主要人群,抑郁症不仅带来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患者由此而导致的工作能力的下降甚至失业。

  “抑郁”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像喜怒哀乐一样,每个人都会出现,往往通过自我调节就会自行消退,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疾病领域的常见病,“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是包含情感、躯体和认知症状在内的多维障碍。“如果出现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表现,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持续存在2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症的可能。这时如果工作、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及早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正规诊疗。”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提醒。

  和当前抑郁症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的治疗率偏低。相比于其他慢性疾病,抑郁症的就诊率和治疗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每10个患者里面仅有2位寻求医疗帮助或接受治疗,只有不到10%的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会接受抗抑郁治疗或服用药物。而积极治疗抑郁症不仅是对个人有好处,对社会的经济负担也会有明显改善。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每投入6.3元人民币(1美元),可以在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方面得到25.2元人民币(4美元)的回报。

  令人欣慰的是,伴随各方的关注和努力,包含抑郁症在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已得到政府高度重视,被明确列入《“健康中国”2030》《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医学团体、医生、媒体都积极参与到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科普的队伍中,营造了良好的关注精神疾病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