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当“国之干城”遇上军民融合 航天科工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07-09 01: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央广网张棉棉 实习记者常亚飞)替油气管道把脉,给地面做CT,飞入百层高楼灭火,做喝水神器……这是航天科工做的“俗事”。创造我国商业发射最快纪录的快舟火箭,服务于82万企业用户的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INSICS,涉及上万台计算机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系统,防伪税控“利剑”、海鹰无人机……这是航天科工做的“雅事”。不管是做“俗事”还是做“雅事”,都仰仗着高精尖的航天产品,而这些航天产品的背后,都有着同一张闪亮的名片:中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砥砺奋进新国企”系列采访团,走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睹在“军民融合”背景下航天科工的发展之路。

  新产业:商业航天厚积薄发

  “快舟火箭灵活机动,不需要立式的发射架,只需要一个车载开到篮球场大小的广场上,甚至在高速路上,车开过去就可以发射。除此之外,因为我们把军用的固体导弹技术应用到了航天的商业发射上,相对于液体燃料的火箭,我们每公斤燃料载重的能量更大,成本更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讲解人员向记者团介绍快舟火箭的优势。

  2017年4月24日,在中国第二个航天日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吉林签订合同,要在一周之类连续发射四枚火箭。消息一经发出,随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便表示要在24小时内连续发射两枚火箭。由此可见,中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使得美国也不得不开始重视。

  近年来,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领域深耕细作,一连串的可喜成果让社会各界感叹。快舟一号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三星发射,从签订合同到发射仅历时8个月,顺利完成 “商业航天第一单”;开拓者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航天科工已具备独立自主研制各类典型空间飞行器及平台的能力;面向商业航天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将实施一周内连发4颗卫星,实践卫星星座的快速构建……

  “当前全球航天技术必然要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商业航天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我国发展商业航天大气候已经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高红卫董事长对于商业航天的发展态势作出明确判断。

  在此判断之下,中国航天科工国内率先发布千亿商业航天项目规划,持续推动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五大商业航天工程实施。其中,以飞云工程为依托,构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中局域网;以快云工程为依托,构建基于浮空器平台的临近空间局域网;以行云工程为依托,构建星载窄带全球移动物联网;以虹云工程为依托,构建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形成空间、临近空间、空中、地面四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以腾云工程为依托,形成空天往返飞行能力;以商业模式创新为载体,通过商业化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国际资源,持续引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新平台: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

  在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中, BAT这样的巨头几乎把持了整个消费互联网,分别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雄踞一方,同时它们也代表消费互联网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然而在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中,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在2017年6月举办的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航天科工正式全球发布工业云平台INDICS。作为我国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云平台INDICS,技术上与西门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台、GE公司的Predix云平台处于同一水平,并在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上更为丰富,推广应用的速度与成效优势明显。

  “我国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业务齐备、产业链完整,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必须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建设可以满足各类企业需求的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军民深度融合的需要,更是保障我国制造业主权的需要。”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前,INDICS已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贵州、江西、湖北、四川等国内区域和德国、伊朗等国外地区落地,入驻企业超82万家,其中境外企业3000多户,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私营企业占比超过90%,与线下实际分布一致;业务运行过程嵌入云平台企业1500余家,设备接入云平台6000余台,这是全球已知嵌入企业数和接入设备数最多的云平台。2016年入驻企业总产出超过450亿元,部分传统产业用户的应用项目节省研发成本30%以上,缩短研发周期60%以上,产品研制、生产、服务全寿命经营绩效提升10%以上。

  不仅如此,航天科工以内部企业作为“试验田”,着力打开集团内部军工院所之间的数字围墙,打通军工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间的“最后一公里”隔离带,推动科研生产能力由封闭固化自我配套转向竞争性共享配置,显著提升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运用效率。

  航天科工所属河南航天总公司数控机床主轴利用率从之前的30%左右达到目前的80%,操作工人的数量仅为原来的六分之一,既提前了进度,又保证了质量,还降低了生产综合成本;二院二部创新开展电缆三维协同设计与制造,压缩工作周期60%以上,减轻电缆网重量15%-30%,产品可靠性明显提高;航天电器公司在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7%的同时,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24%……利用云平台提供的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试验功能后,实现大幅度降低成本、压缩时间、提高质量的案例比比皆是。

  新系统:自主可控,从“能用”到“好用”

  “你们就像图书馆,美国政府是每本书都读的读者”。在斯诺登事件发生后,中国的一名黑客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无论是过去已久的棱镜事件还是近期发生的勒索病毒事件,都从侧面反映了研发基于国产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构建起“铜墙铁壁”般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安全防护体系,是一项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命脉”的“民族工程”。

  据航天科工相关技术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个人电脑中采用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等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队”,中国航天科工自2014年起,依靠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率先开展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应用试点工程,首开全国大型企业集团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应用先河,目前已有上万台自主可控计算机终端得到应用。

  经过两年多实践,航天科工在自主可控关键技术攻关、试点工程应用、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型自主可控终端用户体验由“可用”达到“好用”水平;联合开发的高性能数据一体机上线,邮件系统累计发送数万份电子邮件;政府自主可控计算机采购项目不断中标,知名度与日俱增;元心自主可控移动操作系统已经在移动政务、移动警务、移动巡检等领域成功实现应用。

  目前,中国航天科工成功实现了近20个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并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迁移适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这是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成果首次应用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我国在摆脱国外信息技术封锁、实现信息系统大规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新方向:为人民生活的“安康乐知”保驾护航

  看似遥不可及的航天科工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楼林立的灭火现场,被称为“导弹灭火”的高层楼宇灭火系统默默发挥着它的作用,挑战普通消防设备难以企及的100米至300米高层。

  在反恐维稳的战场,成功研发的“天宫一号”低空慢速小目标侦测与拦截系统悄悄保卫着人们的人身安全, “无光、无烟、无焰、微声”的低特征发射方式、柔性网软杀伤拦截,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等重大赛事活动的举行。

  在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之上,探地雷达精准且无损地探测着地下管线,防患于未然,让人们能够安全、稳定地使用每一吨水、每一度电。这些由航天科工制造的既能“上天”又能“入地”的“神兵利器”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服务国计民生的“神兵利器”,为人们生活的“安康乐知”保驾护航。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6年航天科工军民融合产业已经实现营业收入13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5%,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12年集团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规模。”对于航天科工在未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主战场和大方向,航天科工有着明确的思路。高红卫董长表示,“安就是安全、康就是健康、乐就是欢乐、知就是知识。安康乐知将会驱动下一步经济的发展。因此,航天科工将高度关注人们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性需求,高度重视发展信息技术、智慧产业、智能技术的应用,高度关注颠覆式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军民融合;航天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