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理解中国系列《中华文化简明读本》在京发布:中国是诗的国度

2017-02-26 13:2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6日消息(记者车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华文化简明读本》发布会2017年2月23日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理解中国丛书之《中华文化简明读本》正式发布。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出版界来讲,《意见》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更有针对性地为出版界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指明了道路与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理解中国丛书之《中华文化简明读本》正是本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的出版宗旨,它完整、简明的体现了博大丰富又悠长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一本“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教科书。

  《中华文化简明读本》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代都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先秦的楚辞、汉代乐府等体裁中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当中国历史发展到隋唐时期,随着地理空间的扩大和中外交流的增加,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化成果就是唐诗。

  在唐代,中国古典诗歌达到全盛时期。唐代三百年间,涌现出大批优秀诗人和杰出的诗歌作品。清代所编《全唐诗》,收录两千三百多位诗人,共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唐代诗歌数量极大,题材广泛,意象和风格多样化,出现大量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作品,涌现出许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诗人。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可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变化影响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正因如此,在不同的时代,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形态。唐诗的发展演变即是如此。我国明代诗论家高棅总览唐代诗坛而概述道:“有唐三百年诗,总体备矣。……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陊之于终。……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虽然各个时期之间的年代界限很难截然断开,但总体可以说明唐诗发展的阶段性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

  初唐时期,在唐太宗及其周围的伟大的政治家的辅佐之下,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经历几十年的治理,国运昌盛,出现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然而好景不长,经“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日益腐败,国运渐衰;最后社会进入动乱阶段,政权摇摇欲坠乃至分崩离析。整个唐帝国经历了少年、青年、中年到晚年的发展历程,而唐诗也相应经历了壮美、优美、弱美到丑的美的形态的嬗变。我国明代文论家胡应麟曾就唐诗的演变分析道:“初唐体质浓厚,格调整齐,时有近拙近板处。盛唐气象浑成,神韵轩举,时有太实太繁处。中唐淘洗清空,写送流亮,七言律至是,殆于无可指摘,而体格渐卑,气运日薄,衰态毕露矣。”他分析了唐诗风格流变的三个阶段的优弱点,这大体上是与唐诗从壮美到优美,再渐变到弱美的审美形态的嬗变是相吻合的。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中华文化;简明;读本;中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