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首家高校跨学科智库联合体在京成立

2017-01-07 18: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实习记者张婉宇)1月7日,“‘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高端论坛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智库联合体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宣告首家高校跨学科智库联合体正式成立。该智库联合体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八所高校十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同组建。

  据了解,该基地智库联合体由来自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八所高校十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成,研究领域涵盖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戏剧与影视学等十余个国家一级学科。

  目前,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逐渐显现其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智库建设更是被提到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智库发展。智库建设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也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智库是我国四类智库之一,具有高层次人才积聚、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等优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成为中国特色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应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为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全球范围内,问题导向、多学科融合发展亦是国际高端智库发展的共同取向。教育部相继推出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和《教育部社科司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项目总体规划》。2016年6月,教育部社科司更是对人文社科基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强合作、整合力量、团结做事”的要求。

  据介绍,为了贯彻党中央加强智库建设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相关精神,落实教育部建设高校智库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八所高校十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同组建首家高校跨学科智库联合体,并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人文交流问题,开展跨高校、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合作,以探索多学科交融的智库建设方式以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向高端智库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为政府、媒体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深刻感受到我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难题的成因是复杂而多元的,其解决方案需要通过多学科的交融碰撞,及由此带来的智力创新来探索。基于自身的发展经历和初步调研发现,该中心尝试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开展跨高校、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合作,以此探索多学科交融的智库建设方式,探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向高端智库转型的可行性制度创新路径。

  “今后,基地智库联合体将以不同研究基地的优势为依托,紧跟国家需求,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人文交流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为‘一带一路’和‘人文交流’战略实施提出切实管用的、专业性、建设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等重要功能”。相关负责人称,基地智库联合体还将充分发挥高校系统的优势与特长,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活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

  附: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智库联合体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以基地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序)

  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

  俄罗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

  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法研究所(武汉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

  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大学)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中心(南开大学)

  中东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深圳大学)

编辑: 龙明洁
关键词: 高校;跨学科;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