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丝路故事]海上丝路棕榈香

2015-12-28 07:53:00来源:央广网

聚龙集团走出海外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

  央广网天津12月28日消息(记者陈昊飞)在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的热带雨林里,有一片占地面积约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园。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大约200万棵油棕树,走向前去,一串串棕红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绿树丛中,非常漂亮。这里就是天津聚龙集团位于印尼的种植园。几年来,这片种植园里上演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典型企业,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棕榈种植项目现在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聚龙印尼中加大区总经理郑东兴一边用手用力挤开棕榈果,一边向记者介绍种植园的情况。

  郑东兴介绍称,印尼的土地很肥沃,棕榈果的出油率能达到23%、24%,够熟了就有很多油,但单单油不够用,还需要它的仁,壳,送到压榨厂里面作原料。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印尼则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从30多年前开始,一艘艘满载棕榈油的货轮就沿着海上丝路的路径,漂洋过海来到我国,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聚龙集团副总裁孙卫军介绍,与普通食用油相比,棕榈油有很多优势。

  孙卫军说,它的营养很丰富,油烟非常少,煎炸油不糊,保质期也较长。

棕红饱满的棕榈果

  生产棕榈油的油棕树必须生长在赤道上下5度的地方,我国不具备生产棕榈油的条件,一直以来都依赖进口。在海外建设可靠、稳定的棕榈油种植基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龙集团副总裁孙卫军表示,我们想要以一个平等的、公平的、有利于国际竞争的格局下去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要参与到定价中间来,中国企业不走出去,就不可能把棕榈油产业做好,也不可能有效地保障国内的市场需求。

  2006年,聚龙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南下印度尼西亚开发棕榈油上游产业资源——棕榈种植园,但聚龙的海外拓荒之路并不平坦。开发初期,不仅要克服环境、气候、语言等诸多困难,由于土地赔偿金问题,当地一些村民也不满意不配合。聚龙集团印尼区副总裁陈炎松回忆起当年,感慨良多,他说当时聚龙集团一家一户地做工作,希望村民能够明白,种植园会给大家未来带来好处。

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尼开发的棕榈种植园

  陈炎松指出,要谈判。只要是公平的、合理的条件,我都会给你们帮助,慢慢全部解决掉。

  在种植园周边,聚龙通过印尼国家种植委员会,与当地农民开展“合作种植”,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当地村民共享。

  聚龙集团副总裁孙卫军介绍称,中间是种植园,周边一圈是当地百姓的,由当地村民出土地,我们出技术和生产资料,最后再以市场价格收购棕榈果,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帮扶带动机制。在我们去之前,当地村民两口子,家庭年收入也就3000多块钱,现在在我们这儿的农业工人,两口子一个月的收入就超过3000了。

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尼的棕榈油压榨厂

  聚龙集团给当地百姓带去的不仅是收入增加、就业增加,更多的是生活的提升。他们在当地修路架桥,建设学校、盖起诊所……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到聚龙的队伍当中。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 聚龙正式启动非洲项目,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建立了办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聚龙集团副总裁孙卫军表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明确提出,实际上就为未来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政策性保障,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共识。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丝路故事;海上丝路;棕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