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张闻 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相较第三版,该版新增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点。

  最新公布的诊疗方案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三大流行病学特点,即:(1)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3)易感人群,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特别是传播途径的表述被大众广泛关注,如何理解接触传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给出了解读:“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所谓接触传播是已经被污染的地方,你的手去摸过了。所以强调了要加强洗手,这就是避免接触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在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对于危重病例的治疗方案,增加了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李兰娟院士指出,一些危重病人并非死于病毒感染,而可能是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相当重要。李兰娟说:“这个疾病本身是病毒感染,它不存在细菌感染。但它在出现炎症、发烧、缺氧的情况下对肠道的微生态会产生严重的紊乱。这是在H7N9等疾病当中我们都检测过发现的规律。在冠状病毒感染缺氧的情况下,同样我们认为可以引起肠道微生态紊乱。原来不致病的细菌同样可能移位导致感染。”

  此外,从临床表现来看,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提到,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