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全国新闻联播

各地博物馆千方百计纳客 暴露举步维艰运营难题

2014-05-18 19:5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长春5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千方百计开门纳客。同时,文物保护以及博物馆经营面临的难题,也不容忽视。

  今天晚上,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将举办“国际博物馆之夜”活动。

  博物院副院长张微:溥仪当了14年的傀儡皇帝,国际博物馆之夜让更多的市民走进伪满皇宫,也就是通过这些不会说话的建筑,这种文物,让它们自己来诉说那段历史。

  昨天,南京博物院的文物库房首次对市民开放。这不仅是该博物院建院81年来的头一遭,也是全国第一次核心库房开放,当天只邀请大约100位市民。

  南博院长龚良:谁先报名就是谁。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如果尝试的效果好,以后我们这样的活动会相对经常去办。

  龚良说,南博馆藏40多万件文物,每个库房都有成千上万件。

  龚良:经过很多道门禁去库房,也会进入一到两个库房,去看库房内我们藏品怎么摆的,还要看我们怎么登录、保护,以及数字扫描、熏蒸等等一些保护手段。

  在博物馆想法设法让人亲近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博物馆运营的步履艰难,一向被看好的市场化发展也面临不小的考验。

  各地的民营博物馆,由于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政策扶持,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在安徽,民办博物馆已有36家,但办馆用地,多半属于租赁土地。源泉文化民俗博物馆的宣繁秋说,租期结束后,博物馆该何去何从,一直是萦绕他心头的大问题。

  宣繁秋:租赁20年,还有13年就到期了,一个博物馆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土地没有落实,我们建筑怎么办,得不到规划。

  招人难,留不住专业人才,也是民办博物馆的头疼问题,子木园博物馆馆长谭丽娅说,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除了馆长,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

  谭丽娅:也招了,干两天就走了,可能有的耐不住寂寞,交通不是很便利,等等原因吧。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邹佳琪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