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14日消息(记者 张宣剑) 1月14日下午,安徽省两会新闻中心召开首场媒体见面会,邀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及4位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有关情况。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9年安徽全省经济增速设定为7.5%-8%,2019年全省经济增速设定为7.5%—8%,总的考虑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体现合理性,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体现导向性,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衔接性。

  张天培表示,全省经济增速设定为7.5%-8%,适应了安徽省发展的实际需求。

  今年,安徽省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复杂更严峻,不确定性可能更多更突出,经济增速在季度之间小幅波动的可能性大。因此,适度下调预期目标并设定合理区间,增加预期目标的弹性,兼顾了发展惯性和潜在增长率,既实事求是,也留有余地。

  王宗义代表:政府要对机器人行业进行持续不断的强力支持

  机器人产业是一个正在大发展初期的产业,省人大代表、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义认为安徽的机器人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不停歇的不断提升的过程。

  “我们服务的制造业现阶段处于调整阶段,利润仍不高,导致我们的机器人设备也不能售价高,这样很难支持创新所需要的人才设备实验。机器人产业还在发展初期,企业都不大,所以问题很突出。在支持的形式上也需要创新,不能把原来那种发展模式时的衡量的标准直接针对机器人企业。”

  王宗义建议,政府要对机器人行业进行持续不断的强力支持。机器人企业靠自身利润完成创新很难,因为很多都涉及到基础的创新,需要长期坚持。

  王宗义建议成立安徽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针对机器人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研究。在机器人产业人才问题方面,王宗义建议可以不受年龄限制,吸引一些退休或临近退休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作为领军人才,带领并吸引年轻人加入,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完成过渡。

  韩东亚委员:安徽省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发展空间很大

  安徽省是一带一路双节点城市、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交通枢纽、水运通过引江济淮适度布局航运将通江达海、空港等航空优势不断完善。目前,合肥正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人才优势方面更是汇聚了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合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知名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专家学者。

  谈起当前安徽省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现状,省政协委员、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总经理韩东亚概括为:基础好、机遇多,但产业层次不高、布局不尽合理,所以下步提升发展的空间很大。

  “可通过推动现代供应链的大数据应用、建立专家智库平台、建设现代供应链创新研究基地等提升供应链研究水平,通过加快肥东通航产业园建设等路径来延伸产业链。”韩东亚说。

  徐广友代表:凤阳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中国改革的标志。省人大代表、中共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本次省‘两会’精神,高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旗帜,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0%以上,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持续深化改革方面,徐广友介绍,凤阳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小岗村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拓展村民股权证权能,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破解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卢剑伟委员:以非盈利事业单位为主体重构技术创新联盟

  近几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共同作用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克服不利环境的制约,总体上呈现出产业经济运行平稳、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新动能逐步壮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稳好新转”的运行格局。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乃至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大多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竞争力仍旧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明显不足。

  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卢剑伟建议,可结合安徽省产业现状,按行业设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以高校为主体重构行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营模式。

  “目前技术创新联盟大多以企业为主体,但逐利性驱动导致企业缺乏行业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导致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共性技术创新方面的功能严重弱化。建议科技厅等部门,以高院等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为主体,探讨重构行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营模式,强化其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职能。”卢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