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实现村出列、户脱贫。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将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走出了一条“党员扶贫当先锋、产业扶贫助脱贫、消费扶贫促增收”的路子。

  党员扶贫当先锋

  走进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困难群众家中,总能看到扶贫干部的身影。他们与村民聊家常、谈变化、话发展,为大家早日脱贫致富想点子、寻出路、破难题,这是新合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真实写照。

  “感谢冯队长的帮助,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们家不可能有现在这个样子。”新合村贫困户曹立成心怀感激地说。曹立成所说的冯队长,就是新合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冯书发。2018年,冯书发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主动申请来到贫困村投入脱贫攻坚战。曹立成户就是冯书发包保的贫困户,现在曹立成不仅“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自身发展动力充分得到激发,去年该户父子二人均顺利务工就业,获得5.5万元的收入。

  新合村共有贫困户42户116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怎么拨掉穷根子,这些问题都摆在冯书发的面前。

  “作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要当好这个先锋模范。”在冯书发的带领下,新合村制定发展产业脱贫路线,投资150万元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投资225万元建成菌棒制造厂,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从0到30万的跨越。集体经济发展了,贫困户帮扶更不能落下。在他的带领下,全村采取网格化帮扶,42名党员结对帮扶42户贫困户,一对一帮扶。截至目前,全村4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

  产业扶贫助脱贫

  在新合村产业园区黑木耳种植基地,一座座黑木耳种植大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该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占地10亩,建有10个生产大棚和3个木耳晒棚,采用了节能高效的自动化喷水系统、半自动化的通风设施和新型的温控设备。该项目采用“村党支部+农场+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左右,27户贫困户入股黑木耳种植基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人均创收5000元以上,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7万元以上。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

  新合村在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有力扶持下,黑木耳种植特色产业逐步壮大,2019年村集体收益达31.275万元,脱贫减贫成效更加突出。

  消费扶贫促增收

  4月15日,冯书发正在村里的黑木耳产业扶贫基地里忙活着。“基地里因疫情影响滞销的6000斤黑木耳都已经通过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卖出去了,我的心也踏实多了,现在村里都在抢抓工期复工复产培育新菌棒。”

  贫困户陈南节真真切切感受到消费扶贫的甜处,2019年通过消费扶贫顺利销售山芋粉850斤,菜籽油320斤,土鸡34只,获得收益1.5万余元。“2019年共帮助贫困户及广大村民销售黑木耳、山芋粉、菜籽油等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40余万元,实现产业发展户均增收达4420元。”冯书发说,今年1至3月份,村里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农副产品54127元。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新合村党支部创新“党建+消费扶贫”模式,书记带头,党员加油,全体党员干部齐上阵。通过电商平台在线上销售;通过参加全县消费扶贫现场会、发挥干部的个人朋友圈在线下发力。在微小店上行了桑枝黑木耳、正宗农家自制红薯粉等特色农副产品12个。2019年网上销售额突破22万元,线下销售额达18万余元。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共帮助贫困户及广大村民销售黑木耳、山芋粉、菜籽油等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40余万元,实现产业发展户均增收达4420元,真正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切实带动了贫困户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