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阜阳4月28日消息(记者孙叶)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方位,有抬升,就必定有失落,一些城市甚至因此得了“焦虑症”和“失眠症”。举目安徽,这些年合肥成了长三角、中国乃至世界的聚焦,但我们仍然要说,阜阳,你能一路向上。
 

  从滁新高速下来,沿着颍淮大道进入市区,会由衷地感到,阜阳,美了,亮了,整洁了。

 

  无论是匆匆的过客还是专程前来考察“相亲”的客商,“第一印象”总是最重要的。

 

  但印象之下,是可以摆到台面的实打实的“底气”:

 

  去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一区三地四市”的概念:一区,就是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三地,就是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3个地区的“深层合作”;四市,就是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4个“区域重点城市建设”。

 

  自古以来,阜阳就被誉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阜阳位于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东西梯次推进和南北融合的过渡地带,是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交叠过渡地带。

 

  阜阳在望向长三角,而“承载”发展热愿最快的“工具”就是高铁。

 

  去年年底,阜阳同时开通商合杭、郑阜两条高铁,实现市域全覆盖。

 

  按照规划,京九客专等多条线路也将借道阜阳,“四面七向”的高铁网络正在颍淮大地次第展开。不久的将来,阜阳不但将成为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第二大高铁枢纽,也将成为中部地区唯一拥有6条高铁的非省会城市。

 

  高铁的呼啸而至,让阜阳人扬眉吐气。

 

  或许,前些年,阜阳欠缺的,正是这股子底气。

 

  其实,阜阳,大可扬起自己的眼眉。时至今日,它在中原的地位令人瞩目,推而及远,则更令人肃然起敬。

 

  当年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如今无论妇孺老幼都会吟诵苏东坡赞颂杭州西湖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却不知东坡居士亦吟唱过“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同杭州西湖的“苏堤”相仿,他在颍州西湖也修过“苏堤”。欧阳修与苏轼都做过颍州太守,“欧苏”之外,其他文人墨客,更是川流不息。

 

  对安徽这片土地来说,阜阳既“老”且“新”。对外地人来说,阜阳仍然有太多的认知新空间:除了隐在颍州西湖历史深处的“欧苏”,还有“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尤家花园,等等,值得梳洗、打扮,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激发起这座城市的更多动力。

 

  光荣与梦想,并不应只留存在回忆与诗赋中,它仍然是今天阜阳崛起的文化根系。在对城市的再造中,需要的是对家乡情结的认同:以家乡为傲。只有树立起家乡情结的标杆,才能垒起新城市的地基。

 

  试想,当一位投资者踏上这片土地,围绕他的,目力所及、耳畔所闻,都是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自豪与推荐,那么,这样的自豪与推荐,定会引起彼此心灵的共振。

 

  是的,即使同快捷的高铁相比,“热心”仍然是这个世界投资最短的“距离”。

 

  评价一座城市,看它有没有机遇、有没有未来,显然,关键在人。

 

  所有的评价都在提到阜阳的人口优势:千万级的体量,再乘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是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如何把“人口优势”变成“人口红利”,进而变成“人力资本”,仍然需要花大力气。

 

  2017年初,央广网曾发出一篇报道:《百万打工者,能否引发皖北对接长三角的“蝴蝶效应”》,历数了阜阳等地在长三角的集聚优势,记者提出,这些打工者,是皖北对接长三角的最佳纽带。

 

  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中,迁移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的迁移能带来资本增值。一个打工者在长三角每月收入一万,如果返乡创业,工资等综合成本一定要高于一万,他才会选择回乡创业就业。这个过程就是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

 

  百万以上的打工者,将会扩展出多大的人力资本边际?只要有推动,就一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阜阳,一定要“大方”地输出,也一定要“强势”地吸引。

 

  当今,长三角一体化大潮澎湃汹涌,它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经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不断向上扩展的步伐。

 

  阜阳,一定能乘势而上。

 

  它已经甩掉了贫穷落后的标签,迎来了崭新的天地。

 

  就在今天,阜阳市的临泉县、阜南县、颍东区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阜阳全市所有贫困县“摘帽”。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个中原大地的重要角色、这个长三角的新成员,有了一路向上的新起点。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欢迎来到“青创小栈”——脱贫攻坚调研(八)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第二家乡”有啥“磁力”——脱贫攻坚调研(七)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当鱼儿游进集装箱——脱贫攻坚调研(六)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这个企业并不“冷”——脱贫攻坚调研(五)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凭什么,颍泉区向全国献计“治水”良方?——脱贫攻坚调研(四)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脱贫路上,土豆很“忙”——脱贫攻坚调研(三)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小小袜子,如何从“脚下”到“云上”——脱贫攻坚调研(二)

  相关阅读:【春光无限看阜阳】一根芦笋的“跨江”之行——脱贫攻坚调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