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场节庆 打开大圩乡村旅游新天地

2017-08-08 09:54:00来源:新安晚报
  昔日的大圩还是合肥的鱼米之乡,上世纪80年代,村民李勇种下大圩第一株葡萄,没想到近30年间,小小的葡萄成就了一个全新的旅游胜地。特别是连续举行15届的大圩葡萄节,不仅给大圩带来人气和商机,也让曾经闭塞的传统小镇逐渐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新样本。

  一场葡萄节让大圩被认可

  2003年,大圩举办了第一届葡萄文化旅游节,这对当时的合肥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事。周末到城郊游玩,采摘葡萄,呼吸乡间的新鲜空气,让很多市民趋之若鹜。

  此后,大圩陆续举办 “春色滨湖乡村旅游节”“春色大圩踏青美食文化节”“绿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大圩葡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认可度和需求量不断增加。

  如今,大圩每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争相前来体验“华东吐鲁番”风情,大圩葡萄也成为当地的“品牌”,乡村旅游开始成为大圩镇的主导产业。

  不仅有葡萄,大圩镇逐步形成草莓、哈密瓜、油桃、杏等多种瓜果竞相争艳的瓜果种植业体系,大圩农业旅游、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业态乘势兴起,实现“四季有采摘,四季有美景,四季有节庆”,满足市民“四季休闲、特色体验”的多元需求。

  然而,同质化的乡村游越来越多,如何从中走出自己的道路?改变,成为大圩人这几年最重要的经历。

  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游

  “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现代农业。”在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看来,大圩的传统农业需要转型升级,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寻求更长远的发展。

  为此,大圩以葡萄产业为龙头,形成“万亩果园、万亩蔬菜”等“四个万亩”基地。做好做活生态农业,打好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体验农业“三张牌”。

  早在2003年,大圩镇就成功注册了“大圩葡萄”商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葡萄产业规模化种植。通过组织协调,整合力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帮助农户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让农民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实惠,以最小的风险带来最大的利润。

  去年,大圩还成立了“葡萄协会”,把管理延伸到葡萄种植全过程,引导农户实行精细化、标准化种植。

  如今,大圩镇葡萄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70多家,累计总产量超过3000万斤,产值3亿多元。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不断延升,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大圩已经形成了“林成行、路成网、田成方、渠相通”的现代农业配套设施体系和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都市农业格局。

  多元融合提升旅游品质

  2015年开始,一场场马拉松或跑步赛事接连在大圩举行,让这个乡村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仅是现代农业,这两年,大圩通过与体育、休闲、文化的有机融合,走上“二次创业”之路。在全省率先创建“体育小镇”,创新举办“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让市民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圩。其中“生态大圩”国际半程马拉松,短短两年便升级为国家铜牌赛事。

  “来到大圩,不仅有瓜果飘香,还能享受到绿树、清水、好空气。”在钱炳看来,“绿色”更是保存大圩活力的根基。除了主要景点的打造,这两年,大圩利用闲置的土地种植绿化作物,扩大绿化面积,甚至在繁华大道沿线开垦了一万亩的花卉基地。在水环境智力上,大圩已经启动了水系区域治理工程,让圩里的水流通起来。

  水清、路畅、林茂、花繁、果丰、食美、民宿……在大圩乡村旅游蓝图中,她的魅力远不止这些,高品质的旅游文化发展,将给游客带来更多别样感受。

编辑: 徐秋韵
关键词: 大圩乡村旅游

一场节庆 打开大圩乡村旅游新天地

昔日的大圩还是合肥的鱼米之乡,上世纪80年代,村民李勇种下大圩第一株葡萄,没想到近30年间,小小的葡萄成就了一个全新的旅游胜地。特别是连续举行15届的大圩葡萄节,不仅给大圩带来人气和商机,也让曾经闭塞的传统小镇逐渐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