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小花园里有一棵合欢树,每年夏天一到,便开满了一树淡红色的合瓣花,一阵风吹来,无数的像翩翩飞舞的蝴蝶般的合瓣花便纷纷从枝头落到地面,满地粉嫩。

这棵合欢树,在合肥这个“新家”已经静静伫立了33年,它从一株矮小的树苗变成了一棵有4层楼高的大树,见证了原化学工业部第三设计院(以下简称“化三院”,今天的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简称“东华科技”)从淮南搬迁至合肥之后的风雨历程。

说起1987年的搬迁之路,作为当年搬迁工程的总负责人,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原化三院党委书记、院长罗亨铣依旧记忆犹新。

1963年,为大力发展我国化学工业,原化学工业部(以下简称“化工部”,1998年被撤销)决定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安徽省淮南市筹建化工基地,化三院便应运而生,始建院于安徽淮南。建院后,全院干部员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艰苦创业,发展壮大,先后承担了淮南化肥厂、安庆石化总厂等多项化工部重点项目的设计任务,形成了一批专有技术和研究成果,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化三院在淮南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当时的淮南并不具备“地利”的基础,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通,有时省里的开会通知三天才能到院里,等院里收到通知,会已经开完了。另外,因两淮煤炭基地建设,铁道部新建合肥—阜阳线,在化三院南侧建编组站和机务段,最外一股轨道距离化三院的建筑物约50米,最近处只有30米。铁路扩建和公路改线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噪音和粉尘,火车的响声一天到晚不绝于耳,职工早上晒的被子、衣服,晚上收回去都蒙上了一层煤灰,给三院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职工的日常饮用水来自院门口的水井,水中还含硫,威胁着三院人的身体健康。

坚持不懈,搬迁报告多曲折

偏僻的位置、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导致优秀人才留不住、大学生不愿意来,化三院面临着发展的窘境。1978年11月,化三院向化工部正式专呈搬迁合肥的报告。第二年的2月10日,化工部原则同意并致函安徽省革委会,协商化三院从淮南搬迁至合肥的相关事宜。搬迁合肥有了良好的开头,可没想到,搬迁报告的最终批准却是一波三折,经历了6年之久。

1979年至1980年间,三院人多方奔忙联系,终于在1980年的6月22日,合肥市规划院同意化三院迁入合肥市并发出联系单,正式确定搬迁院址。搬迁在望,可是7月15日省政府召开相关会议,会上指出因合肥市城市规模要控制,不同意化三院在合肥建院。8月8日合肥市转发省政府7月15日的会议纪要,合肥市郊区政府据此不同意化三院搬迁。后面又因为遇到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时期,根据化工部的指示,化三院搬迁合肥工作暂缓,搬迁工作又因此不可抗力耽误了两三年。直到1982年11月23日,在三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化工部再次下发《关于同意化三院恢复搬迁合肥建设的通知》,并对搬迁的规模、时间等做了明确规定。

眼看胜利在望,但是1984年3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对在建项目和待批搬迁项目重新审查的通知,化三院的搬迁工作再次陷入困境。此时,化三院已经支付了150万元的拆迁费,搬迁基地的民房已经大部分拆完,开始平整土地,可谓“箭在弦上”。这年的4月至7月,化三院的代表常驻北京,努力协调争取搬迁批文的批复。终于,7月25日,国家计委下达国务院批准的同意化三院搬迁的批文。至此,从市里到省里再到中央,化三院的搬迁报告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尘埃落定,三院人搬迁合肥迎来了曙光。

合肥新址模型设计

缺钱缺料,工程建设多磨难

搬迁报告终于被“正名”了,三院人却迎来了合肥基地建设最大的两个困难——缺钱、缺料。

搬迁计划按照800名职工规模跨地区重建,按照当时的土地价格、主材价格、工程标准以及地方有关规定费用,整个搬迁工作的完成至少需要2000万元的资金。而当时,化三院自1979年实行设计收费后,每年的收入仅有几百万元,还要维持发工资、基本的办公和生活费用,仅剩的一点钱对于整个搬迁工程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千万元的搬迁费用成了横亘在新家与旧家之间的一堵“墙”。

没钱怎么办?还是得自己想办法!好在合肥市在了解了化三院的实际情况后减免了地方各种规费1000多万元,最后只收取了20万元市政基础设施费。但是搬迁的顺利实施还是至少需要1000多万元的资金。三院人一起商量着,采取了“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搬迁建设的资金,即“国家拨一点、银行贷一点、基地卖一点、兄弟院借一点、自己筹一点”。当时化工部给了150万元作为化三院异地搬迁的补助费用,淮南基地的转让获得了350万元的转让费,这500万元算是“拨一点”和“卖一点”得来的钱。幸运的是化三院还有一群“铁哥们”,一次会议期间,兄弟院了解到化三院搬迁建院中资金困难,提议相关兄弟院给予帮助,于是当时有五个兄弟院各拿出20万支持化三院,真正的“雪中送炭”,这100万元便是“借一点”得来的钱。剩余的资金缺口,便主要靠“贷一点”和“筹一点”弥补。当时,为了保证贷款资金得到充分有效使用,往往是贷款三个月期限到了马上去还,第二天又借出来,反复折腾保证建设资金不中断。就这样,通过“五个一点”办法,建设资金勉强得到维持,新家的设计主楼的基本建设得以按计划进行。

钱勉强够了,修工程、建大楼却少不了钢筋、水泥和木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还处于计划经济为主的时期,国内商品不充裕,尤其是建筑工程所需要的三大材料十分紧俏。因为拨款少,部里给的三材指标只能满足工程需要的30%,所以大部分还得靠自己采购。当时计划内的三材难搞到,有计划也不能按期供货,计划外的就更不容易买到。为了买到水泥,院里专门派了一个同事在巢湖水泥厂驻点,一点一点的跟水泥厂磨,才买到了急需的水泥。施工高峰期,院里先后抽调十几名设计人员充实采购力量,他们不辞辛苦,几年里,通过向部、省有关部门和各建设单位求援和各种渠道购进三材,才基本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当时的淮南化肥厂、铜陵化工总厂、安庆石化厂、南京扬子乙烯、山东齐鲁乙烯、南京油脂化工厂、安徽省石化厅等单位也在建材方面给了化三院大力支持。

据统计,化三院搬迁工程共消耗钢材2694吨,水泥13374吨,木材2396立方米,可以想象,这些三材的背后凝聚了三院人多少的辛酸血泪。就这样“一砖一瓦”,坚持不懈甚至死皮赖脸,新家的工程建设在艰难困苦中一点点完工。

愚公移山,搬迁合肥建新院

努力着、坚持着,盼望着、期待着,三院人终于迎来了搬新家的日子。1987年7月5日,经过前期的周密计划、协调,搬迁工作正式开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人人参战,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前后历经十天,一共运输了500多趟,将1400多吨的物资和846人(其中搬入合肥带眷户270户、单身职工188人)全部安全搬迁至合肥的新基地,全体三院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办公大楼奠基仪式后合影

在搬迁工作启动之前,化三院提前成立了搬迁合肥领导小组,下设搬迁办公室,负责搬迁的具体事务。为保证搬迁工作有序进行,做到生产、搬迁、生活三不误,院里还专门制定下发了《搬迁中人事调转规定》和搬迁计划,安排职工、家属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三批搬迁。同时还成立了淮南留守处,负责基地转让和相关善后工作。

1987年7月5日,整体搬迁正式开始

搬迁过程中,作为搬迁工作的负责人,罗亨铣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搬迁“计划书”,每天哪户搬家、安置到哪里都写的清清楚楚,具体到房子怎么分配也都根据事先约定好的积分排名进行公示。搬迁工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全院职工都十分支持。

同时,为了节约搬迁费用,院里只雇佣了一个施工队协助搬运物资,全院干部职工全部行动了起来,物资的搬运、装车、卸货都全程参与,搬迁工作严谨细致、有条不紊。搬迁过程中,只丢了一个丁字尺和一块图板,一户职工的大立柜断了一根柱子,其他没有发生任何损失。现在东华科技后院里的那棵合欢树也是这个时候被院里职工从淮南护送过来的。

就靠着蚂蚁啃骨头这样的毅力,一车又一车、一趟又一趟、一家又一家,三院人终于从淮南来到了合肥。

首批搬迁

整体搬迁首车顺利抵达合肥

搬迁完成之后,由于化三院的设计主楼还在建设中,院里各部门集中在招待所和临时办公区上班,全院职工充分发扬“二次创业”的精神,克服生产生活困难勤奋工作,搬迁合肥后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搬迁合肥总体目标的实现,为化三院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化三院的发展历史上更是浓墨重彩的一个壮举。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自1978年搬迁合肥计划的提出到1987年搬迁合肥目标的实现,历时十年、几经磨难,自此,化三院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交通方便了、信息畅通了、大学生愿意来了,新的曙光终于驱散了阴霾。搬迁工作艰难困苦,期间的酸甜苦辣埋藏在了老一辈三院人的心中,搬迁的壮举也奏响了三院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凯歌,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三院人。

如今,那棵壮硕的合欢树还是每年开着粉嫩的花,在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像一个静默的老者,见证着化三院的发展蜕变,期待着东华科技的美好未来。(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