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提前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两通”目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

 

  “以前进县城要到镇上坐农班车,车票10块钱,还经常不准点;现在乡村公交准班准点,只要3块钱”

  提前完成“两通”目标任务,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9月5日中午,在定远县炉桥镇李家岗村村口,一辆公交车稳稳地停靠站台前,车上走下满面笑容的方文玉老人。老汉早上进县城买药,中午便回到家,搁在以前出门可没这么方便。

  “以前要到镇上坐农班车,车票10块钱,还经常不准点,现在开通了乡村公交,半小时一班,准班准点,票价3块钱,公交站就在家门口,再也不用到镇上换乘农班车了。 ”方老汉笑吟吟地说。

  方老汉的出行便利得益于定远县农村公交改革。定远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李廷宏告诉记者,去年定远县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将原有的37条农村客运线路统一改造成公交线路。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公交线路达64条,投入运营公交车150辆,覆盖全县22个乡镇及196个建制村,实现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我们还开发了公交查询系统,乘客打开手机APP,可以查看公交车位置、何时到站。 ”

  脱贫摘帽,交通要发挥先行官作用。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省交通运输厅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作用,全面完成“两通”目标任务。截至目前,我省纳入统计范围内的1455个乡镇(包括街道、乡、镇等)和17091个建制村(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已全部通硬化路,通硬化路率为100%;我省纳入统计范围的1233个乡镇(不含街道等单位)已全部通客车,14393个建制村(不含居民委员会等单位)中14343个已通客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7%,其中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已100%通客车。 “十三五”以来我省实施的10.8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31个贫困县占比约64%,率先实现较大村民组通硬化路,村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

  “去年贫困地区不仅实现了‘两通’目标,还实现了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在深化拓展“两通”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1万公里,确保全省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聚焦省挂牌督战的7县12村,持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效,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以前连电瓶车都骑不出来,一亩地药材光运输费就要1500多块。现在路修好了,节省了很多运输成本”

  建设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打通乡村发展“筋脉”

  路通,百业兴;路畅,百业旺。在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王纪侠深刻体会到了农村路网完善带来的好处。

  “以前连个电瓶车都骑不出来,一亩地的药材光运输费就要1500多块。现在路修好了,节省了很多运输成本。 ”看着合作社门前新修好的水泥路,王纪侠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华佗镇一直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便利的交通能帮助药农运输药材。作为谯城区2020年农村公路扩面提升工程之一,华佗镇的道路扩面提升工程已经实现了道路庄庄通。据了解,近两年来,谯城区共完成村道建设项目517.773公里,村与村之间、村与主干道之间基本上都有一条水泥路相连。

  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曾经是个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全村只有一条硬化路。现如今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乡村产业兴旺,各类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周边各大中城市。

  “以前车辆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没有大户愿意来投资。”在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第一书记王玉虎看来,交通设施落后是致贫的重要因素。 2016年以来,村里陆续修通了42公里产业路,实现了组组通。路修好了,农业企业纷至沓来,先后有6家现代农业企业入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现在机耕路、产业路路路畅通,园区道路四通八达,让企业发展更便利,我们发展产业更有信心。”定远县合一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有国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规模已发展至1600多亩,年销售达1600万元,已有50多户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每户每年的务工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日前,在肥西县严店乡三元村百果采摘扶贫产业园内,采摘瓜果的游客络绎不绝。产业园负责人孔勇告诉记者,以前3.5米的村道太狭窄,不仅旅游大巴进不来,拉有机肥的大车都开不进来。这两年村道拓宽成了6米的大路,园区里又修通了一批产业路,车辆进出方便多了。马上园区里还要修条产业路,游客可以直接乘观光车进到地里采摘。

  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我省坚持“交通+”脱贫理念,建设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带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一大批特色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因路而兴、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更多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打通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现在做路管员,每月工资2000元,在企业做保洁,每月收入1000元。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老人,挺好的”

  开发道路管养公益岗,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为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同时帮助更多贫困人员就近就业,我省大力开发乡村道专管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选用本地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帮助他们稳定增收。

  日前,在肥西县丰乐镇三里村外,一条宽敞整洁的乡村公路直通村口,路旁荷塘一碧万顷,荷叶迎风招展,传来阵阵荷香。

  守护这条美丽村道的是三里村的脱贫户李邦森,前几年父母身患重病,在外打工的他便回乡照顾父母,现在是一名乡村公路路管员,负责着附近几个村30多公里村道的管护。李邦森告诉记者:“现在做路管员,每月工资2000元,在企业做保洁,每月收入1000元。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老人,挺好的。 ”

  为保障路有所养,肥西县将所有乡村公路纳入日常养护,并配备乡村公路养护员负责道路养护,优先聘用贫困人员从事道路养护。以丰乐镇为例,30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由8名贫困户做路管员,负责道路日常巡查。

  最近,濉溪县临涣镇临南村村民段书云有了一份新的工作,负责村里3公里村道的路面清扫,每个月有800元收入。

  55岁的段书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考虑到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村里为其安排了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让他在照顾家人的同时,再多一笔收入。 “清扫路面每个月有800元的工资,家里还种了药材,由村里统一收购,现在生活越来越好。 ”

  定远县在建好农村公路的同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完善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开发公益性岗位6567个,为脱贫攻坚奔小康奠定坚实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