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4月8日消息(记者 赵家慧)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全湖北,自此迈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生活的轨道。作为湖北“邻居”的安徽,自然是备感欣喜。一场抗疫,让两省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

 

  安徽与湖北,同依一座山,共饮一江水,山水相连,渗透的,是血浓于水的情感。

 

  大考,给了世界审视中国的窗口,也给了中国审视自身的窗口。

 

  这些年,我们常常用“左右逢源”来形容安徽位置的优势。抗疫之战,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这个省份,认识这片土地。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左邻右舍”都给了安徽大大的点赞,安徽在抗疫和推进复工复产上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一

  安徽向来有中部省份之称,在中国的地理坐标上,皖鄂同处中部地区,革命年代,两地曾谱写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壮丽红色篇章,今天,两地又携手共奏抗疫之歌。

 

  从抗疫伊始,安徽先后派出8批医护队紧急驰援湖北。现在,1362名援鄂医护队员和卫生疾控队员已全部载誉回到家乡,全省7000万人民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自己的英雄。

 

  依依离别情,皖鄂共血脉。

 

  3月18日,即将离开武汉的安医大一附院医护人员与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同行,一起种下了一株友谊树,寓意“皖鄂情深”。持锹种树的安徽医护人员中,有安徽驰援武汉第一人——安医大一附院院感专家马秋红,她是大年初一就赶到武汉的。

 

  在环湖北六个省份中,安徽战绩有目共睹,全省治愈率在全国10个确诊病例较多省份中始终稳居前列。安徽,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一局面的形成殊为不易:安徽与湖北有着近400公里接壤的省界,两省人员来往密切。

 

  抗疫之初,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就赶赴与湖北接壤的安庆、六安实地督查防疫工作。

 

  抗疫的艰辛付出,必定成为新征程的基石。

 

  从经济版图来看,安徽与湖北,都处在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递进的走廊上,都处在长江黄金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上。湖北省会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而安徽省会合肥,拥有米字型高铁线,这些年以“黑马”之势跃然而起。

 

  从抗疫说,武汉赢,则湖北赢,湖北赢,则中国赢。

 

  而当我们换个角度,从经济发展来看,中部,对中国经济亦至关重要,它,沟通东西,串联南北,中部活,则中国经济活。

 

  随着离鄂通道的彻底畅通,物资流、人员流将重现往日的热闹,安徽,在中国经济中的通道地位将愈显突出。

 

  

 

  这次抗疫,对安徽来说,另一个引人关注的视角,是它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坐标与互动。

 

  危机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长三角一盘棋”,成了指导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疫情防控的重要思想。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同时也是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长三角在科学防疫和有序复工两条“战线”上都不容有失。

 

  早在2月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就召开了视频会议,建立联防联控机制。2月2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再次召开视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码互认等五项工作机制。

 

  在“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新动向下,3月26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落实工作的通知》,提出上海“随申码”、江苏“苏康码”、浙江“健康码”、安徽“安康码”实现互认及数据共享,持居住省市绿码的人员可在长三角区域自由通行,这一做法开了全国“互通互认”的先例。这是一体化真正的“一步”,它必将对下一步区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为用工庞大的区域,这种互认畅通为员工返岗提供了便利。

 

  劳务输出大市安徽阜阳与浙江台州黄岩等地及时建立劳务协作机制。浙江派出“驻点招工”专班,在阜阳人力社保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就业重点地区招募员工,把对接会开到了乡村一级。

 

  安徽亳州市也利用自身作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的便利,与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26个城市签订“员工返程返岗复工协同联动协议”,打通返程返岗就业人员绿色通道。

 

  

 

  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而我们看到的是,安徽在这次重启“复工复产”健、推动经济尽快走上轨道的进程中,扮演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

 

  复工复产,这一次,三省一市真正做到了同频共振。

 

  目前,沪苏浙皖均已做到规上工业企业接近百分之百复工。在安徽,首先是高新产业站上了“排头兵”的位置:第一季度,合肥京东方10.5代线产量增长超50%,华米手环手表产量增长七成以上,联宝电子产能超过上年同期,蚌埠市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预计全年增长二成以上。全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壮大。

 

  投资已然成为拉动202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马车”。长三角三省一市均已推出今年重大产业项目,将有逾2.5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在这片区域次第展开。大项目带动新产业,新产业激发新动能,长三角当仁不让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先导。

 

  早在2月25日,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的安徽合肥重大产业项目就在合肥江淮蔚来工厂举行了“云”签约,这也是国内最早进行网上集中签约的一批项目,安徽的“领风气之先”一时引来无数瞩目。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到场,现场集中签约的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医疗大健康等前沿行业,同时还宣布一条信息:蔚来中国汽车总部落户合肥。

 

  3月25日,安徽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325.5亿元,涉及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迄今,安徽已集中开工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279.4亿元。

 

  安徽,正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彰显新担当、新作为的响亮“答卷”。

 

  安徽力量,焕发新生;江淮潮涌,奔腾向前。

 

相关阅读: 【央广观察】战“疫”立功,安徽中医药迎出海新契机

【央广观察】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该如何着力

 【央广观察】安徽高三学生开启抗疫后新学习生活

【央广观察】安徽:为何这些产业能跑出“逆袭”之路?

【央广观察】安徽:响应级别“调”低,仍要绷紧“外防输入”这根弦

【央广观察】江淮历史,记下“0”的刻度!

【央广观察】“一个都不能少!”安徽全面线上教学第一周

【央广观察】安徽:牵手沪苏浙,共奏抗疫曲

【央广观察】乍暖还寒,我们继续努力

【央广观察】“务工大省”,既是招牌,更是担当

【央广观察】“复工周”,潮起长三角

【央广观察】这项抗疫研究,为何会在合肥取得重大进展

【央广观察】杏林春满:安徽,扛起中医药大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