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政协调研安徽养老服务:仅1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达标

2017-08-26 08:21:00来源:中安在线

  8月24日,省政协十一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暨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召开。记者从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发布的调研报告中了解到,我省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约30万,随着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群步入老年阶段,全省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我省老龄化进程快、程度深

  我省于1998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早的省份之一。调研报告显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省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净增约30万。截至去年末,全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102.2万人,占总人口的17.8%,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743.5万人,占总人口的12%。

  家中全是老人的家庭占比达到20.9%,其中空巢老人占比达57%。伴随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群步入老年阶段,预计自2021年起,全省老龄化将出现快速发展的拐点。

  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我省老龄化呈现出进程快、程度深的特点。

  投资高档养老的多 投资大众化养老的少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我省养老服务却存在供给量小、产品数量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政协调研显示,全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仅为59%,且很多没有发挥运营效益。全省现有的2585家养老机构中,获得设立许可的仅有926家,占比不到36%。服务质量基础指标达标的265家,占比仅为10.2%。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功能不全、条件简陋。

  “一床难求”与“床位空置”并存。虽然老年人逐年大增,但目前全省养老机构入住率却不到四成。与服务质量高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现象并存的,是服务质量低的养老机构“床位空置”。需求庞大,入住率却不高,原因就在于有效供给的缺乏。当前我省养老服务总体上仍以简单照料帮扶为主,技术密集型服务不足,无法满足老人的多层次需求。

  政协在此次调研中发现,我省养老服务资源还存在着向失能老年群体、社区居家服务、农村地区倾斜不够的问题。社会资本投资机构养老的多,投资社区居家养老的少,投资高档养老设施的多,投资大众化养老设施的少,投资城市养老服务的多,投资农村的少。全省33万张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仅有4万张,占比仅12%。

  人才缺口大 行业标准没有建立缺乏监管

  对养老服务的各种关注最终都要落到养老专业人才上,而人才缺口大、专业素养低是我省养老领域的现状。目前全省从事养老服务人员总数仅有2.4万人,其中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仅5200人,获得其他专业技术资格的仅3800人。

  养老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也刚刚起步,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服务质量评判、企业或组织的信用评定等核心标准缺失,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养老机构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无证擅自经营,风险巨大,还有的以养老服务名义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甚至非法集资。

  全省各地积极探索 规模化、连锁化养老企业壮大

  当前老有所养比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我省各地都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马鞍山开设了“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虚拟养老院”,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社会帮助、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引进省外知名企业,采取PPP模式发展养老服务。宣城等地则利用自然环境等资源优势,打造养老综合体,促进养老服务与文旅、农业、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宁国市社会福利院2015年以来,先后编制发布地方标准15项,引领行业发展。民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强劲,全省现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583家、床位近7.7万张,以合肥夕阳红、合肥振亚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化、连锁化民营养老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省政协调研组在建议中提出,鼓励以区县为单位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统一打包,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开通老年人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在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费用问题上,建议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

编辑: 徐秋韵
关键词: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安徽仅1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达标

8月24日,省政协十一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暨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召开。记者从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发布的调研报告中了解到,我省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约30万,随着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群步入老年阶段,全省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养老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