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 制度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

2017-05-28 09:12:0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皖视察时指出,安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要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

  安徽把创新作为最大的政策,引领全局、加速崛起。习总书记到安徽调研后的一年来,安徽省委出台了“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速培育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2016年,安徽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均进入全国前六位。今年一季度,安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的态势,全省新登记注册企业4.84万户、增长30.6%。创新,正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引擎”。

  抢占创新制高点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这也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二个、中西部首个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平台。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全局发展的‘牛鼻子’!”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说,安徽正通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资源聚集,助推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

  据了解,目前安徽省与中科院合作,正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项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三个大科学装置。安徽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明确了24亿元先期建设经费,奋力抢占全球量子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中央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机构相继落户安徽。去年全年,安徽全省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

  构筑“全创新链”

  “围绕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安徽正在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新兴产业’的全链条竞争优势。 ”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去年以来,安徽按照国家批复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全面推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今年5月初,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研制成功。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继去年8月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后,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潘建伟预测,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制造出能与通用手提电脑计算能力相比拟的量子计算机,并计划在2020年制造出超越目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称霸”。基于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成立的科大国盾量子公司,已经在安徽合肥实现了产业化。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观看了科大讯飞公司的多项技术成果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年来,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了多项进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从智能语音到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已经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算法,正在形成代差级优势。

  去年,安徽加快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入库项目927个,总投资579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5.5亿元,增长55.6%。 量子信息、智能语音、平板显示……一年来,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6.4%;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3.3%,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也是创新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刚刚推出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前,详细查看、亲身体验,嘱咐企业不仅仅要把产品研发出来,不仅仅指标要先进,还要注重产品质量,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形成竞争力。

  安徽省将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作为全省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号工程”,规划投资50亿元,投产5年内生产35万辆纯电动汽车。目前,合作项目已经通过大众集团监事会项目注资批复,首款产品计划2018年下线。

  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是重要创新。

  安徽马鞍山钢铁公司通过收购世界一流高铁轮轴厂商法国瓦顿公司,开拓了高端装备制造的新领域。安徽海螺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款新产品打入海外市场。 据了解,安徽一年来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去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363亿元、居全国第四位。今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完成技改投资6600亿元,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制度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

  “源头创新是基础,产业创新是目标。但如果没有制度创新,这两个创新就无法实现。 ”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说。

  据了解,安徽陆续出台完善了覆盖创新驱动发展的“1+6+2”配套政策体系,多种形式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出“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等新型扶持方式。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建实验室、购买研发设备,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

  另一方面,安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下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手棋”,念好清单管理制度的“紧箍咒”,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据了解,安徽去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其中公共服务项目从原来的1850项增加到4355项,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从344项减少到197项,规范了中介行为,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去年,安徽全省新登记民营企业17.87万户,同比增长32.3%。全省利用境外资金增长迅速,一季度共有24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了增资手续,同比增长1倍。 “小创新小发展,大创新大发展,不创新难发展。 ”李锦斌认为,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安徽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努力闯出中部崛起新路。

  (载《瞭望》新闻周刊第21期)

编辑: 徐秋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