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细化城市管理的进程中,庐江县巧思妙想,充分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见缝插绿建设公园,将一个个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建在了群众的家门口。这些公园不仅织就了便捷的“15分钟健身圈”,更让惠民工程的暖意实实在在地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持续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口袋公园(庐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夏日的庐城惠民公园,满眼绿意盎然,小桥流水与周边人家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美丽画卷。下午6点左右,尽管暑热尚未完全消散,但市民们已陆续走进公园,或休闲散步,或健身运动,尽情享受着这秋日里的闲暇时光。
“以前这公园没建的时候,我们想锻炼身体,得跑两三公里,甚至三四公里的路,特别不方便。现在公园建好了,早晚锻炼都近便得很,对自己的身体也大有好处,确实太方便了。”庐江县庐城镇居民王泽付开心地说。
庐江县庐城镇居民夏梦萱表示:“这个公园好玩的东西特别多,我最喜欢荡秋千了,每个晚上都会来这儿玩。”
庐城惠民公园地处城东河与小区之间,原先因地块狭长,成了一块被闲置的城市“边角地”。2024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通过增加绿化、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让这片往日的废弃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口袋公园”。
庐江县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庐城绿化管理所工作人员夏青介绍:“我们建设的口袋公园,一般都会配备儿童滑滑梯、跷跷板,以及供成人使用的健腿、健腰器材,还有供老人和宝妈们休息的休闲座椅等设施,目的就是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休闲需求。”
庐江的“口袋公园”建设,既注重“颜值”,更追求“内涵”。近年来,庐江县围绕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将“口袋公园”建设列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按照“功能+文化”的理念,坚持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先后打造出法制公园、廉政公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如今,这些“口袋公园”已不仅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更成为了对外宣传庐江的重要阵地。
庐江县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庐城绿化管理所所长王豪表示:“目前,我们利用城市废弃地、边角地等空间,新增绿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成了枕流园、观星园、惠园等37处口袋公园。一处处口袋公园,已然成为了市民们的后花园和文化宣传的大讲堂,‘推门见绿、出门见园、转角见美’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张正府 张宇)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