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火电机组单日发电量达2.05亿千瓦时,负荷率80.52%,刷新年内单日发电量最高纪录。其中,火电年累计发电量达300.57亿千瓦时,成功突破300亿千瓦时大关,为区域能源保供注入强劲动力,有力彰显能源央企的“压舱石”作用。

鏖战高温勇御台风

迎峰度夏以来,受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安徽地区用电负荷突破历史极值。作为安徽省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公司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坚持“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深化电量攻坚行动,通过构建电网负荷动态追踪机制,实时捕捉电力供需波动规律;秉持“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年”的基本原则,强化目标导向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一线人员安全意识。同时,结合各单位机组特性和电网潮流分布特征,量身定制“一厂一策”差异化报价策略,深挖发电潜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实施“调度需求预判与机组响应优化”双轨模式,依托多层级、高频次调度协调,提前优化调整机组运行方式,确保在用电高峰时段稳发满发,为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迎峰度夏五比五拼

针对极端天气等复杂因素可能引发的设备安全与人员作业风险,各单位系统复盘分析历年机组降负荷案例。通过生产早会、安全专题会等形式深入研讨应对策略,科学筹划机组检修、设备抢修,提高机组在运率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和风险预防能力,确保机组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紧盯运行调度环节,实时关注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及电网负荷变化,加强与省调度中心的沟通协调,全力以赴争取最大发电空间。生产部门严格执行消缺联动机制,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严格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段,持续深化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聚焦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做到问题发现及时、整改闭环到位,推动各项安全措施落地见效。

此外,迎峰度夏期间燃煤需求量激增,各单位果断启动燃煤供应“全天候保障工程”,通过24小时不间断接卸作业,稳步提升煤场库存,确保机组“口粮”充足。同时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根据煤种特性、机组负荷变化及负荷预测,科学调整上仓策略,优化配煤掺烧方案,有力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中安在线)

编辑:刘畅司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