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7月27日夜里8时到29日上午9时,亳州市出现了大风和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期间,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

  在以前,每逢雨季,“城市看海”“街上游泳”“汽车变船”的景象成了市民吐槽城市建设的“隐痛”。如今,市民纷纷感慨,小区和街道积水越来越少,即使是大暴雨,也没出现“城市看海”那样的内涝。

  

  内涝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指导排险

  雨污分流 消除“内涝顽疾”

  “以前一下雨,就出不了门。小区里的积水能到膝盖那么深,这么大的积水,还真怕把楼给泡塌了。”家住市区刘园新村的市民李运付说。

  2019年,刘园新村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小区道路及停车位使用了透水材质,可以控制雨水径流,绿色又环保。同时,还新修建了拦水沟,改造了地下管网,实施了雨污分流。

  “你看,现在雨后看不到任何的积水,我们住户的顾虑也没有了。”李运付说。

  据了解,自2017年起,我市实施了排水防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老城区22条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和87个易涝点整治;2020年,谯城区实施了46条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管网清淤、内涝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措施,多管齐下确保了主城区汛期排水畅通,内涝得到了有效治理,“城市看海”的“隐痛”基本得到解决。

  汛期来临前,我市提早谋划,开展了城市排水设施隐患排查整改专项行动,消除安全隐患,共计完成检查井防坠网安装765处,检查井盖维修679处,雨水篦子维修563处,对主城区8座雨水排涝泵站开展常规养护作业和汛前专项检查,确保泵站设备汛期正常工作。

  同时,加强排水管网清淤和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管网改造1.6公里,清淤道路42条,清淤雨水管网337公里。全面排查城区河道,保障河道过流能力。整改内涝隐患,对市区芍花路、三曹路、药都大道、魏武大道、新兴路、酒城大道等主要积水点进行改造,解决城区积涝点30处。

  智能系统 实时“预警监测”

  “滴滴滴……魏武大道亳州八中区域出现积水……”7月28日下午2点40分,一条预警监测信息传至内涝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平台,随后,平台发出处置指令,抢险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到积水点,清理堵塞物,打开窨井盖,在3点10分左右,积水就排完了。

  治理城市内涝,我市一方面提升城市排涝的“内功”,另一方面还不断提升防汛排涝信息化“硬实力”,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内涝排水在线监测系统和数字城管视频监控子系统)。

  据介绍,其中内涝排水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有泵站监测、河道水位监测、城市积水点监测、窨井水位监测、雨量站监控等功能。汛期来临时,该系统对城市易积水点、排水窨井、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水位监测,实现对排水管线的运行监测和全面管理。该系统还为排水防涝调度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LED大屏、广播、短信等媒体,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出行指南。

  “以窨井水位监测为例,当窨井水位达到一定临界值,系统将自动发送点位和报警信息至智慧管网平台,工作人员能及时进行统筹调度,避免发生窨井涌水和道路积水。”该系统负责人朱建忠说。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城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城市防汛指挥体系,提高城市防汛指挥调度能力,市城市管理局和市数字资源局联合研发独具特色智能可视化的亳州汛情信息手机APP,智能化指挥调度城市防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情造成的影响。

   多管齐下 告别“城市看海”

  “城市看海”模式下,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雨一直下,惊险就一直在。我市还不断加强防汛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管网收水输水、泵站雨水抽排、应急处置等能力,让市民彻底告别“城市看海”。

  29日清晨,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西门,一台大功率抽水机正在嗡嗡作响。受强降水影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区域出现了深约5厘米的积水。

  “接到排水指令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铺设水管,及时排水,像这台机器每小时抽水400立方米,根据积水面积预测,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把积水抽排干净。”该处抢险工作人员孟跃说。

  据了解,为应对汛期,我市城市防汛指挥部组建一支130余人的专业化防汛应急队伍,配备大功率防汛泵车、吸污车等机械设备。发动城管队员、环卫人员和市政人员全部参与城市防汛应急工作,发挥防汛排涝中坚力量。同时汛前对防汛物资进行排查统计和维护保养,及时采购补充,确保满足城市防汛需要。

  另外,亳州市还积极开展汛前应急演练。按照应急预案,针对汛情级别,启动应急响应。坚持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责任人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气象、水利、公安、教育、住建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各负其责,开展应急处置。

  有积水、有险情……多部门联动,第一时间排险。市民王丽丽说:“市区文帝路和白依路交叉口,受地势影响,每逢下雨就有积水,昨天路过这里,就看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忙着抽水,今早上班路过这里,路上的积水已经没有了。”

  29日上午,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以前的市区低洼易涝点均没有发现严重积水现象,亳州市城市道路均正常通行。

  据了解,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联合印发《安徽省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方案》指出,到2025年,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建立“源头减排、管网畅排、泵站强排、河湖蓄排、信息控排、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到2035年,全省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亳州市也将根据《方案》要求,继续深入谋划实施雨水源头减排工程、管网畅排和泵站强排工程、河湖蓄排工程、防洪提升工程实施信息控排工程,让城市建设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记者 武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