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德6月1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题记:1930年至1931年,轰轰烈烈的广德暴动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风暴,其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皖南革命斗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它所产生的政治影响远达苏皖浙赣四省边区,对该地区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的动员和宣传作用。

  盛夏之时,安徽省广德市烈士陵园里,凤凰墩上水泥块石砌筑的平台中央,树立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王金林烈士纪念碑。绿荫庇护下,石碑犹如烈士傲然的风骨。

  王金林的故事要从广德爆发的一场农民斗争说起。

  1929年的秋,广德螟虫成灾,庄稼颗粒无收。花鼓塘一带农民的反抗情绪如同干柴烈火,一点就着。同年冬,中共广德县委正式成立,因势利导地组织农民开展斗争,任县委书记的王金林与邓国安等人开始进行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王金林、邓国安等从群众最迫切的粮食问题入手,提出了“抗租、抗税、抗捐”口号,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分粮斗争。

  以分粮斗争为标志,威震遐迩的广德暴动就此揭开序幕。

  

  王金林和同志们的合影。央广网发 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广德市文化中心的西北侧,广德市博物馆用文物、图片、多媒体、模型沙盘等形式,记录着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自今年的党史活动教育开展,博物馆已接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团体参观98场次,游客33539人次。在这里,游客们如身临其境,沉浸于那段艰难的红色岁月。

  王金林是广德本地人,曾经在上海接受过进步思想教育的他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为了教育和启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王金林创作了许多通俗易懂、影响深远的革命歌谣,配上民间曲调,教农民演唱。

  广德在军事上是战略要地,它是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0年4月,国民党对王金林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发动了第一次“清剿”,企图扑灭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王金林指挥的游击队采取“避敌主力,待机出击”的游击战术,在战斗中迅速成长,人数增至600余人。

  历时5个月,第一次反“清剿”胜利结束。红色区域扩大到广德西乡、南乡及东乡部分地区,以及郎溪、宣城、宁国、孝丰边缘,红色区域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5万多人。

  第一次反“清剿”的胜利催生了皖南红军独立团的成立。1930年10月,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独立团,王金林为团长,邱宏毅任政治委员,李邦兴任副团长兼参谋长。独立团下辖2个营7个连,人数700余人。

  在今天的杨滩镇独树社区皖南红军独立团纪念馆里,一面面旗帜、一个个奖章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短暂却意义非凡的历史。独树是皖南红军独立团诞生的地方,自2016年建立以来,还在原战斗遗址碉堡山建立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长廊,年均7000人次前来瞻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1931年10月,在国民党重兵的第三次“清剿”下,28岁的王金林被捕牺牲。随后,皖南红军独立团也被打散,暴动失败。

  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却在广德人民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曾经参与或支持过广德暴动而幸存下来的革命者接过红色的大旗,成为广德后期革命斗争的重要骨干和领导人。

  比如曾加入皖南红军独立团的许道珍。

  

  广德暴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央广网发 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王金林牺牲后,许道珍避到上海。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始。彼时正在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教书的许道珍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一段时间后,许道珍于1938年在抗大毕业,回到了家乡广德,从事组织发展、统一战线和抗日动员工作。

  他在誓节镇苏村村创办了苏村小学,并以此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在教师、学生和农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中共广德抗战第一党支部——苏村支部。这是广德党组织在抗战期间第一次重建。

  1943年10月,日军兵分三路侵犯苏浙皖边区,广德第四次沦于敌手。11月,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挺进广德北乡,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许道珍率郎广游击队下山与四十八团会师,并奉命组建抗日民主政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广德市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牢记初心使命,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自2018年开馆以来,皖南红军独立团纪念园共接待100余批次、近万人前来参观。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接待60余批次3000余人参观学习,较去年同期增长33%。广德市烈士陵园共有161个单位和6081人前来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