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定远5月22日消息(记者刘军  通讯员曹雷)“咩咩、咩咩……”春夏之交,在位于安徽定远县的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一只只绵羊悠闲地“漫步”在草地上,时而低头啃上几口鲜嫩的牧草,时而抬头发出欢快的叫声。在栅栏的一旁,一位中等个头、体型微胖、皮肤黝黑的“羊倌”正在“放牧”。

  “这就是我的老师张子军教授,是不是没想到?”试验站的副站长陈家宏打趣地对记者说。原来,眼前这位“羊倌”就是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子军。他还有一个身份——安徽农业大学和定远县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站长。

  定远县地处安徽东部丘陵区,农业生产条件一般,如何找到一条适应发展的农业转型之路,一直困扰着当地。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农业转型升级必须靠科技和人才,我们想到了安徽农业大学,但以往的合作方式,限于产学研合作,感觉“不解渴”。

  正在这时,安徽农业大学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一站一盟一中心”,即建设综合试验站,成立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4月,定远县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拔地而起,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子军“走马上任”成为首任站长,代表学校“驻扎”定远县,一方面对接学校,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在定远县转化,一方面对接当地,负责组织攻关定远县农业存在的问题。

  “定远县一直有肉羊养殖传统,但是传统养殖存在良种化程度低、标准化设施落后、规模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为了给当地产业发展“把好脉”,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成立后,张子军带着团队成员走遍了定远县的22个乡镇,对当地畜牧业、种植业等做了实实在在的走访调研。随后,张子军开出了一剂“药方”——推广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这套标准化生产体系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品种选育、饲草种植、疫病防治、环境监测等体系化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形成“种养加销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地方上的肉羊养殖产业远不是养好羊这么简单,还要解决好养羊的‘前后端’问题。”张子军说,“现代农业只有成规模、成产业才能有效益。送科技下乡不光是指导肉羊养殖技术,还要解决好科学搭建羊圈、种植牧草等问题,把一家一户养羊引导至全县建立统一的肉羊产业模式。”

  要换品种、还要搭建标准化羊舍、在低产田上种牧草……这新的养羊方式行不行?不少村民有些疑虑。为了消除村民的担心,张子军先在定远县皇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搞个示范点。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养殖企业按照张子军提供的技术路线,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引进2000只种羊,很快就见到了效益。一看这样养羊还真不赖,村民们对张子军有了信任。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推广,张子军提出的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的效果日益显现:肉羊产羔率由原来的100%增加到210%,羔羊成活率从50%增加到95%,每亩耕地采取种养结合方式,纯收入增加2000—3000元。

  除了发展肉羊产业,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成立后,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定远县当地实际,又组建了水稻、小麦、杂粮、猪禽、蔬菜、水产、果树、花卉苗木等产业联盟,具体来落实攻关事宜。张子军带着各个产业联盟的专家,跑遍了定远县22个乡镇,对当地农业产业走访调研,量身定做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每个联盟的首席专家,要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到每个月至少一次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从指导具体的生产环节,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产业联盟专家们“压力倍增”。张子军说:“以前我们提供点技术指导就行了,现在得跟当地的农技人才捆成捆儿,把志气给扶起来,把产业给兴起来”。

  几年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共为定远县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探索新模式15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定远县退出贫困县。

  今年,安徽农业大学又组织农业专家,为定远县制定全县以及70个贫困村扶贫产业规划。学校组建了10个攻关小组,每个小组对接7个村子,同时共同负责定远全县的扶贫产业规划。“这些村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老百姓选产业比较盲目,随大流,定位不准,我们要帮助他们把好脉、找准路子,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的基础上,以产业振兴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专家团队成员、农学院教授董召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