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中国光大银行举行2019年一季度的业绩路演暨云缴费开放日活动为契机,央广网<财访·上市公司>融媒体品牌栏目来到中国光大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参加本次活动的机构投资者代表、投行券商分析师、媒体等近40人聚焦“科技+创新”话题,围绕光大银行未来发展战略,针对光大银行一季报业绩及云缴费产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图为“财访·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交流现场
中国光大银行是一家网点覆盖面广、服务水平高的上市银行,在业内乃至国际银行中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光大银行在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图为“财访·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交流现场
在此次活动现场,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李嘉焱详细介绍了光大银行的新版战略及实施成果。他表示,“光大银行在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并且实现了新版战略第一年的圆满开局。”“2018年,光大银行紧紧把握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趋势,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经营管理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安全有序的良好局面。”2018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02.22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20.03%,净利润337.21亿元,增长6.67%。2019年一季度,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8.43亿元,增幅达到33.53%;净利润97.51亿元,增幅达到7.50%;净息差水平达到了2.28%,较2018年同期提升56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提升29个百分点,达到自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金融科技是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比拼的重点领域。”李嘉焱表示,光大银行作为国内最早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商业银行,安全运维和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抓手,2018年整体科技投入达到了23.5亿元,其中科技研发投入7.7亿元,占净利润比重2.3%。2019年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在建设便民+普惠的金融生态服务系统上做积极的探索,在投资服务、融资服务、支付与结算服务等方面倾力打造一批品牌鲜明、客户认同、市场领先的科技型、创新型便民普惠产品,如云缴费等,带动全行客户、收入和存款的增长。”

图为“财访·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交流现场
会上,云缴费事业中心总经理许长智以“不为惊天动地,只为生活点滴”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光大银行云缴费。“光大云缴费作为业内最大的开放式缴费服务平台,将便民服务和普惠金融相结合,是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应用级平台,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涵盖17大类、5500个缴费项目,年服务十亿人次以上,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微信、支付宝、中国银联、京东、苏宁易购等320余个服务平台达成合作。未来,光大云缴费将争取全面建设“生活圈、经营圈、政务圈”3大云缴费场景,全面服务个人、企业、政府客户,努力成为金融科技创新与生态发展的战略引擎,产融结合的典型示范。”
光大银行在回答建信基金提出的问题时表示,“云缴费业务目前占营业收入和中收的比重虽然不高,但收入增速很快,还有在拉动存款方面贡献突出。”
针对建信基金和工银瑞信等机构提出的光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光大银行表示,2018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59%,与2017年末持平;关注贷款率2.41%,较2017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值84.06%,比2017年末下降19.3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6.16%,较2017年初上升17.98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总体稳定。“近年来,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参与的金融机构明显增多,在此背景下,光大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有所增长,也更加注重消费类贷款的风险管控。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更多地服务于普惠大众;二是在流程与方式上增加管控力度,做好产品选择、区域结构、获客渠道的风险管理安排;三是更多地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加强反欺诈、风险预警,提高风险处置力度。可以说,光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较稳定且处于可控状态。”
本次“财访·上市公司”活动向广大投资者充分展现了中国光大银行真实、客观的业绩及云缴费产品情况,对深掘行业投资价值、促进投资者认知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