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西省援鄂第一医疗队驻武汉五院发热病房十一病区医护团队,已经在武汉奋战了40多个日日夜夜,45名战“疫”勇士全力以赴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抵御住了严寒的冬天,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用真情施救,谱写出了一曲曲医者仁心的英雄赞歌。
  义无反顾 逆向而行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江西省选派的138名医护人员,在南昌火速集结组成江西省援鄂第一批医疗队,冒着寒风细雨离开温馨的家、告别最亲的人,义无反顾,逆向而行,踏上抗疫之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曾林祥,未顾上家中刚做完大手术的老人,毅然前往抗疫前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左慧敏,来不及与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就匆匆北上。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院主任杨文龙,出发前在接受江西卫视采访时哽咽道,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听说他支援武汉,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一顿饭,睡个安稳觉。面对疫情,这些勇士们已经挺身而出,带着必胜的信心飞抵武汉天河机场,置身于最危险的抗疫战斗。 
  决策安排 初战告捷
  抵达武汉的第三天晚上,江西省援鄂第一批医疗队接到命令,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五医院三个病区。医疗队分成6个小组,其中3、4、5组(每组15人)45人负责组建发热病房十一病区(发热门诊科),由杨文龙任科主任。随后医疗队就成立了杨文龙主任医师、徐立新副主任医师、曾林祥主任医师、历风元主任医师等为十一病区为主专家会诊小组,帮助武汉市五院危重症患者诊治。
  45名医护人员分工到十一病区之后,他们同时间赛跑,当天晚上10点就进驻到医院,迅速完成病房打扫、床位准备、医疗器械及药品装置安放准备等工作。
  由于等待入院的危重患者很多,根据要求十一病区医疗队员马上要迎来第一场艰巨的战斗,必须连夜收治29位新病人。短时大量新患者的入院,极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在科室主任杨文龙带领下,在四位感控医生的保驾护航下,各治疗小组组长、护士长及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医疗小组,奋战到凌晨五点多钟,才完成医疗任务。虽然大家累得筋疲力尽,但初战告捷的兴奋将他们的疲惫一扫而空。
  克服困苦 病区有爱
  任何一种困难,它都是只不过暂时存在的。经过勇敢的人们不懈的努力和攻克,世上就没有困难。
  新科室开创千头万绪,首先是规范治疗,精准施治。
  在科主任杨文龙主持下,各小组组长及护士长根据现有治疗指南及多年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如呼吸机的使用,经鼻高流量吸氧,雾化吸入的治疗,血气分析,咽拭子的检查,各种穿剌等。
  平时习以为常的抢救检查,在此次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后,行走、呼吸、闷热等,难度增大了很多。但这一切医护人员已做了充分准备。
  如何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更是考验着科室管理者的智慧和医务工作者的担当。科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党员们纷纷以行动影响队里的其他同志。
  在科主任杨文龙同志带领下,专家小组共会诊疑难危重患者近百余次,有效解决了五院部分技术薄弱科室技术难题。在正常工作之余,杨文龙主任带领专家会诊小组受武汉市五院的委派,至方舱医院、湖北省职业学院隔离点、汉阳区10余小区隔离点会诊,筛选病患近500多人。
  担任十一病区副主任的徐立新同志,来自景德镇市第二医院呼吸科,他坚持每天进隔离病房查房,有时候一查就四个小时,因为隔离服不透气,出来以后全身都湿透了,但从没有丝毫怨言。他还常常耐心与年轻医生商讨诊疗方案,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危重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的患者,容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初上呼吸机时配合较差,来自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袁水生同志,不顾被感染风险,总是耐心指导患者使用呼吸机。来自江西省肿瘤医院的邹俊韬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多次参与抢救危重患者,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来自南昌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历风元、南昌市第三医院熊政副主任医师以及鹰潭市人民医院重症科毛志发主治医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在呼吸机应用及呼吸衰竭抢救方面身先士卒,带领科室年轻医生活跃在救治一线,赢得同事们和患者的赞誉。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左慧敏医师,为保证患者检查的安全,曾连续护送三个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去行CT检查,一天忙碌下来,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患者戴着氧罩,不能大声说话,但眼眶湿润,不停挥手致意。
  危重患者常常容易出现心理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心理问题,来自南昌市第一医院的邓媛媛同志,除了完成自身的感控工作,还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病房与患者谈心,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治疗。还建立了患者微信群,随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ICU三名拔管成功的患者中有两名在十一病区继续治疗,在十一病区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后续治疗病情继续好转,完成了爱的接力。
  病区汪琴护士长来自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十一病区带领着护士们为患者打针输液,把屎倒尿,梳头剪发,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华章。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刘璐,由于长时间为病人采集咽拭子,差点晕倒,实在让人心疼不已,她还是个90后邻家小姑娘呀!
  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万宇频,水土不服拉肚子,还没痊愈就主动请缨,要求到一线帮忙,医疗队考虑她还没有完全康复,拒绝了她去病房的请求。万宇频哭着说:“大家都在累死累活,我一点小毛病能在宾馆心安理得的休息吗?请队长一定要批准我的要求!”最终,医疗队同意了她上班的请求,但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休息,在身体没有完全康复前只上白班。
  隔离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全副武装后的十一病区的护士姑娘们,连走路都是都成为了一种困难,上一天班下来衣服早已湿透,脸上也出现了压力性损伤,可这一切与武汉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经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发热病房十一病区成为了第一个治愈患者批量出院的病区,获得了患者及五院同行的好评。治愈的患者们说:“感谢江西医疗队对我的精心照顾,把我从那个世界拉回人间来,谢谢你们!”
  再接再厉 医者仁心
  十一病区的医护队员们不知不觉来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从开始到武汉的茫然无措,到如今的井然有序,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才能够体会。
  作为一个80后、来自上饶市立医院呼吸科沈佩蕾副主任医师,本可以参加二线班的轮值,但他不顾自己的高血压,主动申请跟身边的兄弟们一起值一线班,连续几晚主动协助病区主任处理病区事务,使病房逐渐的井井有条。
  这里是隔离病区,楼层上下危重症患者较多,任务极其繁重,充满风险和挑战,困难也比预想的还要艰难得多。一层防护服加上两层隔离衣,让原本从容自如的操作,变得笨拙而又艰难。病人情绪的安抚、病情的解释、病历的书写、开立医嘱……高强度的工作连轴转。一个班下来,没有一刻的停歇,护目镜已经完全模糊,一层防护服、两层隔离衣、一层白大褂、还有贴身衣物,由里及外,由上到下,层层湿透,皮肤被泡成白色的肉褶子,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但全体医护人员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医生,我会不会死?”这是一位患者老太太曾经问杨文龙主任。看着她充满希望的眼神,杨文龙紧紧的握住她的手说:“请相信我们,您一定可以好转出院的。”最后这位老太太顺利的治愈出院了。这是大家最值得欣慰和难忘的一位患者,证明大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无微不至 大爱无疆
  据杨文龙回忆,记得刚进隔离病房的时候,有个患者家属(小姑娘)在护士站哭着对来自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小燕说:“我求求你们救救我妈妈吧,我家里已经有三个人感染了,如果我妈妈再出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刘小燕看着这位家属也不过二十出头,正值人生的花样年华,本该意气风发,可现在她的脸上却是无尽的疲惫、悲伤、绝望。刘小燕尽力的安慰她,一切都会好的,我们会全力救治你母亲的。那一刻让人感受到什么才是大爱无疆!
  身为一名普通的护士萍乡矿务局总医院呼吸科护士邓久,一直细心的照顾好每一个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给他们希望。她认为,身体已经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们,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鼓励和帮助。每次给患者送饭时,她都会习惯性的叮嘱大家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和病毒作斗争,听着病人们的一句句“谢谢,你们也要多吃点”,她感慨万分。
  在医护人员的关爱救治下,每天上班看着患者们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心里也挺高兴的,也给了自己树立了更大的、胜利的信心。病区2床那位年轻患者就这么说:“我以前并不觉得你们护士有什么,对你们也有一些偏见,但经过这次疫情,我从心里佩服你们,你们真了不起,为你们白衣天使点赞。”
  赣鄂相随 守望相助
  2020年3月8日,第110个国际妇女节,也是十一病区全体女医护队员援鄂的第四十二天。将近一个半月白加黑的奋战,她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十一病区在汪琴护士长的高效领导下,25名护理姐妹们用最快速、最专业、最科学的工作能力为患者展开救治,这是一支强大的红色娘子军,强大到不仅可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能时刻顽强不屈的与死神搏斗。
  工作中,她们除了是一名护士之外还同时扮演者多种角色,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家人、清洁工……汪琴护士长常以知心大姐的身份出现在各个病房,为患者们抚平心灵疤痕,消除他们焦虑、绝望的情绪,鼓励他们勇敢的从阴霾中走出来,胜利必将属于每一个人;周世妹、吴小华是江西省中医院的护士,她们俩发挥着自身专业特长,用中医耳穴贴治疗把失眠患者带入甜美的梦乡;黄秀华用规范的动作带领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早日痊愈;汪广凤,一位资深的压疮护士,所谓术业有专攻,病区危重患者在她敏锐的观察督导下,压疮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那群年轻可爱的人儿,她们穿着憋闷的防护装备不仅出色的完成各项艰难的护理工作,还要照顾患者的所有生活日常,如:端茶倒水、喂饭喂水、翻身拍背、大便小便、擦澡洗衣等等,甚至还要负责整个病区的卫生打扫、环境消杀!
  为减少患者面对隔离服的恐惧和不适,病区副护士长、南昌市第三医院吁慧娜会在她们的防护服上画上可爱的漫画,让这厚厚的防护服变得幽默有温度,病人们看到了也没有那么恐惧。她说:“做个有温度的护士那是她职业的追求,温度能化解医患之间的寒意,给人间带来温暖!”
  南昌市第一医院的朱荔昆和樊笑,这个两个在所有护士姐妹中以“海拔”略占优势的姐妹花,也在用自己一颗炙热的心温暖着病人,她们总是以自己的行动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如患者新冠肺炎发病急性期,频繁腹泻导致床单全是大便。一个班4小时就要换2次床单被套,在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的情况下,还要帮患者清洁身体,经常也是一个班下来全身湿透。
  在这群女医护人员中,年长的已四十多岁,年轻的才刚20出头,本应都是被呵护的娇艳花朵,可在这场疫情中她们所承受的负荷却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极限。
  岁月何曾有过静好,只因有这些忘我的玫瑰负重前行;口罩只能压出印痕,却无法压垮她们的脊梁;病毒只能摧残肉体,却无法摧毁民族之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肝鄂相随,守望相助”,十一病区的巾帼英雄们,柔肩担重任,危难显芳华,把美好的青春色彩洒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
  关口前移 院感先行
  有人说,医院感控人员是“检察官”,这话一点不为过。稍熟悉医院管理的人都知道,由于感控人员不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常常很少引起关注,其实他们才是传染病防控的无名英雄!
  病区在医疗队感控专家组长李福太带领下,马不停蹄开展各项院感防控工作,以保障每名医疗队员的安全。院感组成员南昌市第一医院刘媛媛副主任医师、景德镇市第二医院徐晶宜医师、九江市第一医院柯有韬主治医师个个都是医院感控专家,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因此从细节入手,只有让制度落地才能做到疏而不漏。感控组和五医院感控科联合办公,对五医院原有医院的布局流程、到防护物资的校验、环境物表及物品的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环节进行了优化、整改。每天感控组队员们都会走访了内科大楼、外科大楼、工作人员办公休息区域等场所,督查了环境物表清洁消毒,防护用品、消毒物品配备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穿脱防护用品执行情况,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等。
  感控组人员进入通道日夜值班,对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穿脱流程严格把关,不放过每一细节,每名医护人员在监督下穿好防护服才能进入红区,以至于被医护人员笑称为“最吹毛求疵的感控”“感控人员的严格让我怀疑人生”。 在工作中发现院感不到位的地方,感控组都会在微信群中严肃指出,并提醒,苦口婆心的感控成了所有医护人员依靠。队员都说:只要有感控人员在通道内,我们就安心和放心。
  通过综合管理,精准施策,倡导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理念,正是院感全体队员辛勤劳动和不厌其烦的指导,到目前为止,医疗队全员“零”感染。
  40多个日日夜夜,江西省援鄂第一医疗队驻武汉五院发热病房十一病区医护团队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来自江西省20多家医院的平凡的抗疫战士们,发扬江西老区井冈山精神,谱写出不平凡抗疫之歌。时下,疫情尚未结束,他们把宝贵的轮休名额献给更辛苦的重症医学科,这种相互关爱守望相助的精神,更加激励着大家迎接新的挑战,直至胜利!(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