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医述》:北京世纪坛医院冯兴中谈冬病夏治的三伏贴

2017-07-28 10:25:00来源:央广网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 冯兴中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记者申珅 马惠)7月13日入伏,全国各地正在经历一年中最酷热难当的时节,但而每年此时,“三伏贴”一定会跳出来,刷存在感。我们知道,三伏贴是利用夏季的炎热气候及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在相应穴位上贴敷特定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但不少人质疑三伏贴管用吗?是不是人人能贴,包治百病?央广网健康频道《医述》邀请到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兴中大夫带您一起走进“三伏贴”。
  三伏贴为天灸 贴在哪里有讲究

  三伏贴又名天灸。中医讲养生之道,天人合一。人与植物一样需要阳光、阳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也是自然界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利用自然界的阳气来温补自身的阳气,这就是天灸的意义。三伏贴由温热性质的药物组成,根据主治病种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但绝大部分都是以辛热的姜汁来调和,形成的膏药状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也是自然界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想利用自然界的阳气,就要选择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来进行诊疗,所以老百姓又把天灸称为三伏贴。

  三伏贴要根据经络的部位和精气进出的通道,选择精气最旺的穴位来贴敷。一般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的典型疾病就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老慢支、哮喘,一到冬季,天气一变凉就会发作。这种呼吸系统疾病就要选择肺经有关的枢穴,或是贴近肺部脏腑位置,主要的、常见的、精气最旺的穴位来贴敷。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成千上万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在最炎热、自然界阳气最充足的时节贴敷效果更好。错前一天错、后一天并没有本质区别,尊重自然界规律即可。

  三伏贴 治未病

  三伏贴的应用非常广泛,凡因天气寒冷变化而加重或发作的疾病,都可用三伏贴来治疗。

  如宫寒的女性,夏季,手脚也是冰凉的,平时白带较多,总是感觉到小腹寒凉。这类女性贴敷三伏贴的治疗效果也很显著。

  不光是妇科疾病,心脏病也是如此。很多心脏病病人一到秋冬季节,气候变凉时,心脏就会不舒服。利用自然界的阳气来温补自身的阳气不足,对减少冠心病的发作也有好处。

  现在大多数的三伏贴都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炎、过敏性鼻炎,但它并不是对所有呼吸道疾病都奏效。相对来讲,三伏贴对冷空气过敏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对花粉过敏或食物过敏患者的治疗效果则并不显著。一定要根据病因来选择是否贴敷。因自身寒凉、脏腑阳气不足而发病或加重的疾病利用三伏贴来温补阳气,减少疾病发作的效果比较显著。

  三伏贴≠膏药 贴敷位置有讲究

  每种疾病,根据所在的脏腑、病位不同,应选择贴敷相应穴位,或是以所在疾病脏腑比较贴近的部位。如呼吸系统的疾病,应选择肺经穴位;遇寒冷心脏不舒服的病人,就可选择贴敷在胸前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的膻中穴。

  一般平常老百姓认为膏药就要哪疼贴哪,三伏贴并不是如此。三伏贴与普通膏药最大的区别是温补阳气,利用自然界的阳气来温补自身阳气不足,不仅仅是疏通,最主要的作用是温补。根据疾病的不同、所在的脏腑不同、脏腑外连的经络巡行部位就不同,那么所贴的穴位就会不一样。

  从医理上来讲,三伏贴可达到温补阳气的作用,提高人体对自然界的适用能力。三伏贴能够减轻因寒冷天气或季节更迭而发作或加重疾病的发作程度、发作次数,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天气转凉时,宿疾常常会发作加重。贴敷了三伏贴使得自身的阳气充足,环境适应能力增强了,疾病自然也就不会发作。

  敷贴时间不宜过长

  因为温热性质的药物要配以姜汁调剂,辛热的三伏贴直接接触皮肤,或多或少会有灼热感。对于皮肤细嫩、比较敏感的患者就会出现灼伤。一般情况下贴敷不要超过6小时,如果长时间贴敷则会过犹不及,皮肤在辛辣的刺激下定会产生不适感。时间过长就会产生灼伤,引起水泡。一般情况下,如果水泡不破裂则不用特别处理,一旦溃破一定要做好防感染处理。利用三伏贴治疗的病人,要达到温补阳气的效果,在贴敷期间,就要尽量克制,避免长期处在寒凉的空调房环境。对食物的选择也是一样,尽量不要吃寒冷的食物。寒凉与三伏贴的初衷相悖,起居生活要与治疗的初衷天然相应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一般夏季有三个伏天,头伏、中伏、末伏。但今年比较特殊,有一个润月,两个中伏。出现两个中伏贴4次即可,每次4至6个小时。如感觉灼热难以忍受,贴2至3小时也可达到疗效。如没有灼热感,或是灼伤情况,贴7至8小时也可。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贴敷膏药,而对皮肤造成的二次损害。

  一般情况下,贴敷当日尽量避免洗凉水澡,可用温水进行清洗。很多患者会用凉水冲洗以消除贴敷后的灼热感,这恰恰与治疗方式作用相悖,让三伏贴变成无用功。

  儿童也可以贴敷。关键是抓住他的适应症是什么?只要患的疾病与季节有关,一到冬季就犯病,这样的疾病都可贴,无论男女老幼。

  炎热夏季的中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在自然界环境中才有人类,才有生命,所以一定要顺应自然,这是养生的第一要素。所谓的空调病,就是违背了天然相应的道理,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当中而形成的疾病。所以说第一要务是顺应之道,该热的时候一定要热;

  第二就是过犹不及,炎热时节稍微缓解一下,偶尔吹吹空调不是不可以,但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常态,一定要掌握好度,谨防过犹不及。过度也是对身体的一种损害。

 

  只要与天气寒冷变化有关,因气温变化而发作或加重的疾病都可利用三伏贴来冬病夏治。中医治疗不是针对某一单一疾病,它是针对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本因。中医治本,因天冷发作的疾病,就要补阳气让病人不再感觉寒冷,从而减少发病,这就是中医治病的道理。通过三伏贴的形式,充分利用自然界的阳气来温补自身阳气,弥补自身因阳虚不能正常御寒而导致疾病发作或加重的因素,把它逼除掉,让人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四季更迭的变化,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就是中医天然相应的道理。调和阴阳,是中医的智慧。

编辑: 申珅
关键词: 入伏;三伏贴;医述;世纪坛医院;冯兴中

《医述》:北京世纪坛医院冯兴中谈冬病夏治的三伏贴

7月13日入伏,全国各地正在经历一年中最酷热难当的时节,但而每年此时,“三伏贴”一定会跳出来,刷存在感。我们知道,三伏贴是利用夏季的炎热气候及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在相应穴位上贴敷特定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但不少人质疑三伏贴管用吗?是不是人人能贴,包治百病?央广网健康频道《医述》邀请到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兴中大夫带您一起走进“三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