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健康频道 > 今日要闻

【疾病】唱歌跑调也可能是病 或与空间处理能力受损有关

2014-06-24 14:16:00  来源:南方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打开电视,各种火热的选秀节目都在比唱歌,《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等,有一副好嗓子让人何等羡慕,五音不全的人难道就只能黯然神伤,这辈子都难以翻身了?

  有专家站出来说话了,唱歌跑调或许是一种病,名叫失歌症。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失歌者”存在音乐感知的天然缺失。这种天然缺失并非无法改善,“失歌者”中的一些可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

  唱歌水平真能得到改善?或许有人怀疑,那看看香港老牌的“四大天王”吧,四人之中仅有一位歌神,其他人在不断努力之下推出多张音乐专辑,演唱会频频举办。

  或与空间处理能力受损有关

  不是每个人都是左小祖咒,刻意的唱歌跑调也能“自成一派”。最先炒红“失歌症”名词的是国内知名科普网站果壳健康网。网站文章中写道,早在1878年,英国科普作家格兰特·艾伦(Grant Allen)描述了第一例失歌症者。现在对失歌症的识别主要是依靠问卷形式的评估。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会患上失歌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

  网站文章还指出,国外多项研究发现了失歌者的一些症状和生理问题。2007年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失歌者与普通人、音乐家的音乐能力以及空间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失歌症与空间处理能力受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还有研究者认为,对于音高的识别障碍可能导致了失歌症,而且这种识别障碍在现实音乐情景下会被放大,进而出现音乐相关记忆障碍。如果用颜色来类比音高,就像色弱者无法分清波长相近的颜色一样,失歌者无法区别出音高相近的音符。

  最大特点跑调也听不出来

  国内也有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失歌者”问题。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刘军教授解释,“失歌症”是一个新名词,指因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大脑内部对音高识别出现障碍,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等能力。

  注意,这是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有些人能听出来自己跑调了,故意而为之,可失歌症人群却听不出自己唱歌走音。婴儿对音阶和节拍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大约9个月的婴儿就表现出对连续音阶的喜好。这种能力与后天培养无关,似乎是人大脑的一项特殊的能力,而患了失歌症的人却对连续的音阶无明确偏好。

  举个例子,最近的《我是歌手》总决赛中,张杰演唱《回到拉萨》后半段的唱腔,让不少观众以为他跑调了。对此,编曲常石磊解释称,这其实这是一种音乐技巧。人家张杰本来就是职业歌手,如果总是跑调,那就叫“失歌症”,而如果是林志颖的儿子小Kimi唱《爸爸去哪儿》跑调了,那可不叫“失歌症”,因为人家小孩压根不曾“具有”歌唱的能力。

编辑:李佩娜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