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住一个数字 轻松识破关于发烧的谣言

2017-07-05 08:29:00来源:生命时报

  近日,一个叫“恒星育婴室”的微信公众号被曝光。该公众号提倡孩子生什么病都可以“自愈”,越严重的疾病,越要自愈,而不是去医院受医生和药物的“毒害”。这真的科学吗?

  李女士一周岁的女儿,6月17日发高烧至39.5℃,她却不允许家人将孩子送医院或吃药,她认为孩子只要忌口、少穿点,就能自愈。

  5天后,孩子已经烧迷糊了。家人背着李女士偷偷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孩子体温降到了38℃左右,之后也没再反弹。

  李女士却勃然大怒:“发烧是多难得的锻炼机会啊。退烧药对心血管的影响,对肝肾的损害多大啊。”

  其实,李女士的想法真的错了。

  发烧,真的能“自愈”吗?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发烧,儿童发烧大多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确实是无害的。

  一定程度的发烧,可增加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生成,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孩子发烧在38.5℃以下,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恐惧。

  可如果出现持续的高热(39.℃以上)不退,可能诱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吃不吃药,看体温是否>38.5℃

  发烧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影响进食、活动和睡眠等,而退烧的目的是减轻发烧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

  体温<38.5℃,物理降温

  一般来说,体温不超过38.5℃,家长应该优先考虑给孩子物理降温。

  用退热贴或冰袋敷前额、头部。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腘窝部。

  在适宜的室温(22℃~26℃)下洗温水澡。

  需要提醒的是,儿童退烧不建议用冰水和酒精擦浴。

  体温>38.5℃,酌情吃药

  是否需要吃退烧药,可根据下面两个标准判断:

  体温高于38.5℃

  当腋下测量体温超过38.5℃时,也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精神状态不好

  当孩子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酸痛、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疲倦乏力、情绪低落等情况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烧药。

  如果服药多久后还没有明显缓解,应该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

  选儿童退烧药有讲究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儿童退烧的药物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合两个月以上的孩子,布洛芬适合六个月以上的孩子。

  1

  选择儿童专用药

  退烧药一定要购买儿童专用剂型。严禁把成人的退烧药掰开、减量后给孩子服用,以免孩子服用后发生危险。

  2

  尽量选择口服药

  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儿童剂型主要是:口服颗粒剂、口服液、滴剂,以及用于直肠给药的栓剂。

  优先选口服药

  由于儿童使用退烧药常常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给药量,口服剂型可以针对个体精确给药,尤其是婴幼儿,建议尽量选择口服药。

  严重呕吐时选栓剂

  当孩子出现严重呕吐或拒绝口服用药时,才可考虑肛门栓剂。此种剂型的特点是给药方便,但剂量不够准确。

  从安全性上讲,口服药物与肛门栓剂的作用时间、退烧效果和副作用等没有明显差别。

  3

  看清成分,避免重复

  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等。

  如果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又服用了某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很可能过量,从而加大毒副作用,损伤肝肾。因此,购买药物和服药前,都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

  需要提醒的是,退烧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带走体内热量,因此孩子在服用退烧药时要多喝水。

  用药间隔一般为6~8小时,最少不低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温馨提示

  在天气炎热时,如果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8.5℃,尤其是家离医院较远,应先给孩子吃退烧药,待体温下降后再送医院,以免送医途中发生高热惊厥(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

  孩子发热不能捂,否则散热困难,体温会更高,同样可能导致高热惊厥。

  退烧药仅可治标,并不能根除引起发热的病因,连续服药3天后如仍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本期

  药学智囊团

  首都儿科研究所药学部临床药师 钟旭丽

  首都儿科研究所药学部临床药师 林爱华

  武汉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姜红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发烧;退烧药;临床药师

记住一个数字 轻松识破关于发烧的谣言

记住一个数字,轻松识破关于发烧的谣言,从安全性上讲,口服药物与肛门栓剂的作用时间、退烧效果和副作用等没有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