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抑郁症 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2017-04-21 08:36:00来源:健康报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张璐璐

  抑郁症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其造成精神痛苦,最坏后果是导致自杀行为,这也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璐璐指出,抑郁症是可以被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然而临床上多数人因不了解抑郁症而产生一些误区,以致于病情越来越严重。

  误区一:情绪改善就随便停药

  张璐璐表示,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只要患者抑郁情绪改善了,就自己终止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实际上按照国际的治疗指南来说,抑郁症是一个全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维持期、巩固期的治疗。通常一般急性期的治疗是6-8周。

  她强调,抑郁症并非单纯想不开,而是患者大脑发生器质性改变,像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出现下降,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情绪、认知、躯体功能的各个神经环路出现问题。如果我们不用药物去补充替代这些化学物质,做再多的心理治疗也不能缓解症状。

  所以,对于首发的患者,他全程治疗时间应该是在两年左右。对于复发两次以上的患者,全程治疗时间应该是在两三年。对于复发了三次或者是三次以上的患者,基本上就是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早发现早治疗,复发率越低”。

  误区二:当玻璃人一样百般迁就

  一旦家里有人被确诊为抑郁症,家人就把患者当“水晶玻璃人”, 患者想怎么样,家属就依着他怎么样。他做得不对的地方,家人根本不敢去纠正他。

  张璐璐表示,抑郁症患者行为的纠正,除了医生之外也需要家人的积极参与。譬如说要改变一个人的动力,除了药物基础的治疗方式之外,行为的纠正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譬如说多一点督促他,把他推到社会上去。不要每天由着他睡到11点钟,而该给他制定一个规定,帮助培养相对比较规律的生活作息的习惯。包括他的生活和社交活动等,例如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成人利用业余的时间与朋友聊天、聚餐。

  误区三:抑郁症患者不可以生孩子

  抑郁症患者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大概是2:1。患上抑郁症的女性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抑郁症,说到生孩子就有点怕。

  国外有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父母所生的孩子抑郁症的患病风险是非抑郁症父母的两倍。张璐璐表示,虽然抑郁症有遗传风险,但并不是代表父亲或者母亲有抑郁症,这个个体就百分之百会有抑郁症。只是说他的遗传风险会比父母生物学正常的人群来说偏高一些。只需与医生商量,停药后一样能怀孕生孩子。

  “最近很多生第一胎后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女性来咨询,不知自己能不能生二胎。”张璐璐说,“每个女人都会有产后抑郁的风险,当生化水平和激素水平改变,她患上产后抑郁的风险会高一点,但如果初次全愈的话,并不代表她第二次会出现。”

  误区四:不愿意住院治疗

  有一个抑郁症的女孩,她读的是重点高中。她妈妈在她初二的阶段就发现她不愿说话,常躲在房间里哭,担心她是不是有抑郁症。但她爸爸非常排斥带她看心理医生,觉得这只不过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所以一直拖,拖到高中。刚入学不久,她就出现了致伤的行为,对家里人完全的抗拒和排斥,在家里也不愿意上学,这时她爸爸才觉得需要看看精神心理科了。

  张璐璐指出,开始孩子爸妈不愿意住院治疗,以为住进了精神病院。其实,像这种伴有自杀企图的重度抑郁,首选住院治疗。除了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我们病房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心理、物理等辅助治疗,通过一个全面综合的治疗方式,患者可以早点回归社会。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遗传风险;认知行为治疗;重度抑郁;五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