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二类疫苗 打还是不打?

2017-04-05 08:58: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去年3月,一起涉案金额过亿的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曝光,引发了人们对二类疫苗安全性的质疑。相对于大家熟知的免费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从去年开始,我国出生人口增加,疫苗需求量上涨,更多人关注二类疫苗。打还是不打?一年过去了,案件中暴露的问题有没有改进?请看本报记者的采访。

  ——编 者

  异常反应发生率控制在预期内

  从质量和安全性上来说,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没有区别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辖区有13万人口,除了本地居民,还有周边高校的外教、留学生。采访中记者发现,各类人群对疫苗的需求并不相同,有的外教指定要打某进口品牌疫苗,有的农民基本不打二类疫苗,还有不少父母一听说打二类疫苗就紧张,害怕宝宝有反应。

  实际上,二类疫苗不是因为不良反应大才没有纳入一类疫苗,而是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所做的划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费疫苗可以转变为免费疫苗。2008年,我国实行扩大免疫规划,流脑、乙脑、麻腮风、甲肝等疫苗都由自费二类疫苗转为了一类免费疫苗。现在的自费疫苗将来也有可能转为免费疫苗。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2015年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显示,全国报告接种疫苗5.19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0201例,总报告发生率为1.97/10万剂次。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疫苗异常反应预期发生率相比,我国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其预期范围内。

  很多人青睐进口疫苗,排斥国产疫苗,认为进口疫苗更加安全。中国疾控中心回应,目前,疫苗是实行国家批签发制度管理的生物制品之一,每批疫苗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均要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一样,经批签发合格后方能上市使用,以保证疫苗安全、有效。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和2014年就中国疫苗监管系统开展深入独立的评估,结果均表明中国监管系统符合或超越国际标准。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徐丹丹认为,从质量和安全性上来说,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没有区别,差别主要体现在进口疫苗的联合疫苗居多,而国产疫苗以单苗为主。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从而减少儿童接种痛苦,相对降低发生疫苗相关异常反应的几率,但费用较高。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批签发;打疫苗;疫苗生产;疫苗产品;预防接种人员